第17节(1 / 1)

加入书签

“没,想起了儿时的一些事。”许珩淡笑坐下,握住她并不大柔软的手。

许珩儿时的事情,长安不大清楚,但也知道他小时候过得并不好,不知道怎么安慰他,只能任由着他握住她的手。

良久,许珩才开口。

“长安,我们成婚吧!”自从慕容远知道长安的真实面貌后,他就感觉很是不安,特别是这几天,这种感觉越发的强烈,心底总有个声音告诉她,要在慕容远回来前把婚事定下来。

长安有些怔忪,但也仅仅是一瞬间,便笑问:“什么时候?”

“越早越好。”

“好。”长安点头。

“明日我就去跟国公大人提亲。”许珩笑得如孩子般开心。

看着他的笑,长安觉得很暖,很暖。她这一世比上一世要幸运,这一世她遇到了许珩,她喜欢许珩,许珩也喜欢她,而且是单纯喜欢她这个人,不是因为她像谁。

长安和许珩两情相悦,国公夫人自然不会反对,在她看来,许珩要比慕容远好太多,国公夫人不反对,镇国公自然也不会反对。

许珩动作很快,不过半个多月便准备好一切,再一个月后便可成亲。

**********

慕容远看着红绫递过来的密报,眸色晦暗。

成婚,下个月她就要成婚了……

心似被什么扎的一样疼,手里的纸已被揉成了团。

“爷……”慕容远的神色让红菱有些担心。

“我没事。”慕容远揉了揉有些隐隐发疼的额头,递给红菱一封信函:“你帮我去查个东西。”

红菱接过信函领命退下。

慕容远看着手中的红色发带失神。

这发带是他在来宜州的第一天看到的,不知道为什么,看到这发带他便不由自主的想到了长安。

他克制着自己想要马上回都城的冲动,提醒自己要冷静,长安明显对他很抗拒,而对许珩却是越来越亲近,他以为他有足够的耐心让长安能够心甘情愿的跟着他,但经过上次一事,她怕是再也不会了……。

不!哪怕是没有上一次,她也不会再对他有任何感情。

随着梦到的片段越来越多,几乎可以串联成一个人的大半生,再加上长安向来对他的态度,慕容远越发确定他是真的负过长安,越发确定长安对他恨之入骨,不仅长安,就连他自己也恨不得将梦中那个负心的自己千刀万剐。

夺取她未出生的孩子去救别人的命,甚至从一开始就没有打算留下她的孩子,她该伤得有多深?

明明很在乎,他又怎么下得了那么重的手的?

此次他花了那么大力气在宜州水患上面,为的就是回齐都的时候能够有底气向父皇讨了和长安的婚事,她对他心寒,那他便用一辈子去温暖她的心。若这一辈子不够,那便再下辈子,下下辈子,直到她的心真的暖过来为止。

只是现下水患受灾群众还未安顿好,若是此时突然回都城,怕是只会功亏一篑。

“半个月……”慕容远将红色发带贴在脸上,希望半个月后回去不会太迟。

☆、第三十一章

又过半月,慕容远将赈灾事宜处理完毕,准备回京。

此次水患,圆满解决,灾民都得到妥善安置,每一项支出都由慕容远亲自批核,亲自把关,严惩贪官,倒是做到了最大限度的把赈灾银两送到了百姓手里,慕容远出钱出人还出力,且赈灾款项都是慕容远组织筹来的这件事情也早已流传到民间,燕王在宜州名声大震,走的时候百姓夹道欢呼。

宜州知州亦上书向皇上奏明了此事。

皇帝放心水患事宜的同时,又一边担心,如今慕容远在民间的声望如此之高……

马蹄踏过,尘土飞扬,慕容远已经迫不及待地快马加鞭往齐都赶,仿佛只要迟一刻钟便会来不及。

到得齐都,连府里都没有回去一趟,便只身进了宫中。

“此次宜州水患,你处理得很好,可想要什么赏赐?”皇帝看着风尘仆仆的慕容远,大概已经猜出了他想要什么。

“儿臣想向父皇讨要一人。”慕容远抬头,直视着皇帝的眼睛,眼底竟还有一丝企盼。

“可是镇国公之女长安?”皇帝手碰了碰茶杯,问。

“正是,求父皇成全。”

“可长安据说已同陈国六王爷订婚。”

“陈国那边,儿臣自有办法,儿臣愿用所有换她一人。”

慕容远自然知道皇帝想要他做出什么承诺,果断开口。

皇帝怔了怔,才问:“确定?”

说出这个承诺,便代表着他不会再参与储君之争,那些死于非命的文臣武将是谁下的手,皇帝很是清楚不过,只是他再狠也是自己的儿子,便能护着就护着了,只要慕容远不做大逆不道的事,他都会给慕容远留条后路,但绝不会考虑将皇位传与他,他太贪太狠,将来若是一旦登上帝位,怕是他其他的儿子都活不成了。

“确定。”慕容远在赌,赌皇上会不会相信他。

而皇上再三思量后,终于还是下了一道圣旨。

拿着已经到手的圣旨,慕容远才安下了心,他并未马上去国公府,而是先回了燕王府。

红菱已在书房候着。

“可是查出什么了?”慕容远将圣旨小心翼翼放好,问道。

“正如爷所料,大坝确实是人为破坏的。”红菱恭恭敬敬将信函递给慕容远。

慕容远接过信函,越看眉心越是放松。

当初慕容远看着大坝决堤的口子时便觉得有异,便让红菱去让凤凰楼查了查,果然……

他提笔写了封信件,交于红菱,道:“你让人把这个送到陈都。”

他向皇帝强要了长安,就做好了惹怒陈国的打算。

摧毁他国的水利设施可是不被允许的,一旦暴露,将会被其他诸国讨伐,许珩为了让慕容临查当年修建水库的账本,竟做出了这样的事情,他可以帮许珩瞒下这件事情,有了这一层,陈国该是不会轻举妄动了,他不相信许珩会肯为了长安使得陈国遭其他各国讨伐。

*************

慕容远在筹划一切的时候,长安正欢欢喜喜做着待嫁新娘,她还不知道慕容远已经回齐都。

因婚礼仓促,也来不及赶回陈国,许珩便在城南处置了一处房子,房子前有一片长安最爱的樱花树,长安就是从国公府嫁到城南的院子。

六月初十,宜嫁娶。

一路上锣鼓喧天、极为热闹。

国公府亦挂满红绸喜字,上次见到这样的场景还是上辈子,那时候,他隐在人群中,看着镇国公夫妇将长安交给慕容远,而今生,长安被她牢牢握在自己手中,许珩无比的庆幸,庆幸老天爷给了他跟长安重来一次的机会,庆幸自己还能弥补上辈子的遗憾。

而就在此时,慕容远骑马而来,手上还拿着圣旨,拿着将长安赐婚于慕容远的圣旨。

圣旨宣读完毕,众人皆哗然,这不是公然抢亲么?

许珩像是早料到这个,倒也不是很着急。

国公夫人正想发怒,却被镇国公拦住。

长安心下一凉,尽管她已经尽量避着慕容远了,兜兜转转却还是要被一道圣旨赐给他,难道真的都是命中注定吗?或许当初她就不应该从灵泉谷跑来齐都,可是齐都有她最在乎的人,她怎么能不来?

而就在此时,又一道圣旨传到镇国公府,这次的圣旨,是由原本应该在昏迷状态的慕容临来宣读的。

其大意是原本去联姻的悦阳公主昏迷不醒,唯恐不能去陈国和亲,陛下得知长安于陈国六王爷两情相悦,同陈国皇帝商量以后,为了两国情谊,封长安为长安公主,和亲嫁与陈国六王爷。

为了安抚慕容远,皇帝特赐他美人十名,良田千亩。

慕容远听得圣旨类容,面色铁青,拂袖离去。

虽有皇帝下旨,今日这么一闹,吉时已过,这婚礼是办不成了。

待得宾客散尽以后,许珩才向长安解释清楚。

他从慕容临昏迷开始便猜到了慕容远的打算,是以,在慕容临醒了以后偷偷带着他的书信前往陈国,经过他大哥陈炎的同意后,又拿着陈炎的亲笔书信回来向皇帝要了那么一道圣旨。

悦阳是皇帝最宠的女儿,若非为了大局,他怎么也舍不得把悦阳嫁那么远,这才对外宣称悦阳一直昏迷不醒,好多留她一段时间,既然陈国的国君同意用长安去和亲,对他来说,慕容远能否成为储君他尚且还能控制,但悦阳去了陈国,就真的这辈子都回不来了,他自然是毫不犹豫便答应了慕容临封长安为公主,让她前去和亲的提议。

而恰在许珩与长安婚礼被打断的第二日,襄州炎江水库又有恶报传来,宜州昆江水库决堤导致的水患刚刚处理好,襄州炎江水库的大坝又跟着决堤,当初修建这两座水库是花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的,如今不过两年,今年的雨水量只稍稍大了点,这两水库堤坝便相继决堤,原因显而易见,当初修建水库时是存在很大问题的,皇帝连夜诏了负责水库修建的慕容远和当初信誓旦旦保证水库至少十年内不会出现问题的工部尚书。

当晚,慕容远和工部尚书刚刚退下,一道黑影潜入御书房,本该在燕王府暗格里的一本账本莫名其妙出现在了皇帝的书房内。

翌日,皇帝看到账本大怒,当场将账本甩到慕容远脸上,怒斥慕容远:“巨贪!”

当即不顾玉贵妃的哭泣求情,将慕容远一干涉事人等打入天牢。

慕容远面无血色坐在牢里,透过天窗,看着窗外的月光,本以为长安嫁他已成定局,甚至前两日还在亲自为长安描画嫁衣,想象长安穿上他亲自设计的嫁衣时的模样,不过两日,长安又被赐婚于许珩,而他又被打入天牢。

他发誓,如若出了这天牢,定要让所有人都不好过。

☆、第三十二章

慕容远入狱,皇上册封长安为安宁公主,亲自赐婚。

作为和亲的公主,长安与许珩的婚事自然不能如第一次那般随便,定时要正儿八经的以公主和亲的规格,用军队护送,嫁到陈国。

和亲前夕,国公夫人拉着长安的手话别。国公夫人虽然有疯症,可不管她是疯的时候,还是清醒的时候,都清清楚楚记得前世的事情,两世母女的感情摆在那儿,长安虽不是她亲生的女儿却胜似她的亲生女儿,忆起长安上辈子所经历的痛,即便不舍,她也不能把长安再留在齐国。

在长安心目中,国公夫人亦是如她生母一样的存在,以后也不知道多久才能回来一次。看着国公夫人微微花白的发丝,想起前世的结局,心底一阵儿泛酸。不过也好在慕容远已经入狱,她再不用担心前世的悲剧重演。

直到接近子时,国公夫人才念念不舍的离开。

国公夫人离开后,春喜便服侍着长安睡下。

确定长安睡熟,春喜从腰间掏出早准备好的迷香,放入香炉中,怔怔看着长安半晌,才对着窗外唤道:“六爷,进来吧。”

许珩踏进屋子,递过一张面具与一包香囊给春喜,沉声问:“你害怕吗?”

“奴婢不怕。”春喜认真看着许珩道。

“自己小心点儿。”许珩抱着长安出了房间。

春喜小心翼翼带好面具,看着镜子中熟悉的容颜怔怔出神。

***********

八月初五,桂花绽放的时节,又是宜婚假的好日子。

身着大红嫁衣的新娘依依不舍地拜别父母后便上了花轿,送亲队伍浩浩荡荡,国公府千金第二次出嫁,却是作为公主前往陈国和亲,围观的百姓一直挤到城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