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明朝考科举_分节阅读_137(1 / 1)

加入书签

小月桂舍不得卸妆,就抹着一脸艳妆出了门,临上车还朝着街上笑了笑,媚态横生,引得酒楼里的客人、街上的闲汉都偷偷地看他。居安斋的伙计们也自乘了车来的,正要上车跟上,却叫一个熟客拦住,凑上来打听那扮男妆的美人儿是哪家的。

那几个伙计们便笑道:“他们家是唱三国戏的,有大户客人要听第一美人戏,请我家帮他们弄戏台。那美人本就是个男人,是用南关锦荣堂新出的眼线膏描的大眼,看着可不跟画儿里人一样么。”

“咦?”一名客人讶然:“他那眼是描的?我家……怎么见着那些描黑眼圈的,都是满眼的黑,没这么利索呢?”

“是看不出来,我还以为他天生的睫毛密长,显的眼眶黑呢。”

伙计笑了笑:“最初演三国戏就是他家弄的妆,别人家都是学的,学的能比人家有秘方的好么?他家的眼线膏还包教画法的,那老板就是现学现画的,客官哪时有工夫去他家看看就知道了。”

锦荣堂新出的眼线膏,描上之后,白天看着也不花不黑的,扮出来就是个佳人!

原先眼妆还只在戏台上画,远远的看才能好看,有了这新眼线膏,有了“说明书”,眼妆才真正从戏班、娼妓家流行进了普通百姓家了。

要清淡的,只要挑一点儿细细的绕着眼边涂一线,看着没擦什么,却能叫眼睛立时大一圈;要浓艳的,就像搽胭脂似的在眼上薄薄打一层,嫌浓还能再盖一层粉,灯光下更显妖丽勾人。

且不说女子在后院里怎么弄,爱美的男子竟也有画的。

眼线膏正式上市没几天,崔燮在国学里就见着了几位衣着楚楚,化着淡妆的同学。普通书生自是看不出素颜和淡妆的区别,崔燮可是天天对着小黄片研究妆容的人,一眼就看出他们的眉是修的、眼是画的,惊艳地说不出话来。

几位同窗见他近日留意起了外堂同学,有时还盯着人家脸看,不得不提醒一句:“咱们跟那些勋戚、贵官子弟不是一路人。又不大相识的,哪儿能这么盯着人看,小心看恼了人家。”

崔燮把目光转开,干笑着说:“我只是看他们打扮的精致,不由得多看了几眼。如今勋戚要员家的子弟都时兴这样的……”妆容么?

官家子弟里时兴,那锦衣卫里时不时兴?

一名同窗摇头笑道:“这算什么时兴,外头那些掐腰的曳撒、直身才叫时兴哩,净有人为了穿衣裳时不叫肚子挺出来,忍着不吃饭的。也就是咱们在监里,衣裳自有规制,平日不许穿罢了,不然你待看都穿成什么样儿。”

叫人这么一提,崔燮不禁想起了被三个武学学生堵在国学门口秀山寨服装的情形。

他给谢瑛做了件衣裳就闹得满城跟风,这妆容都妆到文臣子弟身上了,锦衣卫和那些勋戚子弟也没准要比。虽说谢瑛的眼睛本来就大,眼形又漂亮,不画也好看,可是……总不能别人都画了,他还不知道外头正流行这个吧?

可是万一给他送了,他看着说明书像是女子用的东西,转送了亲戚怎么办?

崔燮内心挣扎了许久,终究还是没给男朋友送彩妆,而是送去了一盒月饼,几套新书、一盒木杆铅笔,数册印着双行格子的厚笺纸订的笔记本,还配了削笔的小刀。

他们锦衣卫时常出门办事,用毛笔、墨汁毕竟不够方便。要是提前削好铅笔带着,随时在本子上记一笔,写错了还能馒头擦掉,岂不更便利?

他叫崔启把礼物送过去,谢瑛操训回家,看见这么一盒纸笔,又听下人说了用法,不由笑了笑:“这笔倒有趣,跟眉笔似的。他真个说是写字的,不是闺秀们画眉的?我看他家店铺近日出了不少东西,还以为这回他得送自家店里卖的眼线膏呢。”

老管事道:“大人又不曾娶过夫人,家里又没有个姨娘,人家送那女人用的东西做什么?我看还是崔公子会送礼,这笔连木头上都能写,一过水又干净了,回头要记什么就写在床头,又不怕忘又不怕丢。”

谢瑛也不在乎他刺自己一句,笑着说:“有道理,我写个试试去。”就拿着盒子进了内室,削出一管笔,按着家人的说法握笔,在床头粉墙上慢慢写了“辛卯”二字。

成化二十年七月辛卯,崔燮在城外黄家花园里跟他吐了心声;己亥中元节,他们俩正式互许心意;今日是八月丁卯,他给自己送了这盒石墨笔记事……

若能长长地记下去,不知是先把这盒笔写完,还是这面墙先写得不成样子,得叫人拿水洗一回呢?

谢瑛含笑摇了摇头,把笔收在床头,正欲离开,却又回去开了匣子,拿起一枝笔缠进腰间。

老管事还在外头等着他,见他出来便问:“崔府的节礼都送来了,大人打算回他们什么?是跟别人一样,还是专门买些什么?”

如今他们俩的关系已经不同,自然不能和别人似的,随便送个礼打发。可他又不像崔燮那样,能鼓捣出别处没有的新花样,要送礼就只能尽着家里能买着的,又要他喜欢、用的上的——

“就送些吃食点心,再去寻一匹毛片雪白的母马给他,他家的小公马也到了能配种的时候了。”

那匹白马虽不是什么名马,但胜在毛片颜色纯净。他带崔燮去骑了几回马,见他穿过不同的衣裳,骑过不同的马,心里隐隐有那么个印象——崔燮生得好,人也白净,若再穿件身雪白的束腰直身,前后衣摆散开搭在马背上,随马晃动……

倒还是骑白马更好看。

第118章

谢家寻着小白马送过崔府那天, 已经是八月十五了。

崔燮原以为谢瑛不在家, 中秋也就这么平平常常的过了,却不想他竟寻了个活宝贝叫人送来, 喜欢的亲手把马牵进马厩, 跟自家的小公马拴在一起。这匹母马比他的小白马大几个月, 到了新马厩也不认生,对着原住马喷了两个响鼻儿, 就在料槽里吃喝起来。

小白马愤愤地对着它喷, 回头去咬崔燮的衣角,咴咴地叫了两声, 似乎是要崔燮替它把占了它食槽的外马赶跑。可惜那匹新马却不是别的马, 而是它主人的对象送来的, 就是它看着再别扭,他家主人却是怎么看怎么喜欢的。

崔燮抱着小公马的脸,低声安慰它几句,喂他吃了块冰糖, 哄的它不叫了, 又转身当着他的面摸上了新母马, 还摸出新造的兽糖来喂它。

母马淡定地伸出舌头舔糖吃,小公马气得拿头撞主人的腰。可崔燮的心已经被送马的人勾走了,看那匹新来的白马就似看见了它的主人一样,抱着马颈,脸贴在马额头上乱蹭,头也不回地给了小公马一只手, 敷衍地胡噜鬃毛。

这时候若陆先生指着马叫他作诗,他说不定都能作出不逊于国初徐尊生“白马被朱鞯,牵来过御前”的好诗。可惜陆先生跟人出去吃酒过节了,没能督促他学习,崔燮看着这马又跟看见谢瑛一样,抱着马脖子喂块糖就心满意足,生生地错过了当诗人的机会。

不过他也没能在马厩待得太久,京城、迁安两个庄子的庄头都带着家人、庄户,等着见他呢。

他们都是前两天就到的,因着他功课忙,又要研究彩妆,没精力布置庄上的事务,就一直在府里等着。难得今天他休息,两个庄头就一并求见,请他看今年的帐簿,安排秋后的事务。

崔燮到正堂听他们回事,崔良栋把两个庄头的帐簿、中秋礼单递到他手里,站在下手介绍:“这位是咱们昌平庄子上的崔庄头,这位是嘉祥屯的刘庄头……”顿了顿又说:“刘庄头是当初夫人陪嫁来的家人,对公子最是忠心的。”

两个庄头报了名字,就要给崔燮磕头。他忙给崔良栋打了个眼色,叫他拦住那两人,说道:“别行礼了,说正事吧。”

昌平的崔庄头格外着急,因他家庄子子上产棉花,此时正是抢着收割的时候,恨不能赶紧回去盯着。而迁安老家只种麦子,这时候该收的夏粮都收了,又不用种二茬粮食,新提上来的刘庄头倒恨不能在崔家住下,多看崔燮两眼。

崔庄头便抢着说了水稻的收成,又提起庄上种的棉花、果树和桑树,流水地报着帐,好赶紧回去抢收。崔燮一面听一面拿往年的帐簿对着,见水稻收得不甚多,一亩地才得一石多点儿,也就一百多斤,跟金坷垃广告里说的“水稻亩产一千八”简直天差地别,忍不住摇了摇头。

他虽然没说话,但眼底那股看不上的意思已叫崔庄头明明白白看在眼里了。

崔庄头急的直咬牙:“小的不敢说多会伺弄庄稼,可这北直隶的水田毕竟比不上南边儿一年能栽两茬的,能有一亩地一石多的收成已算不少了。不信公子可以问问别人家,咱们家虽不算极上等的,却也不是那个收的少的!”

刘庄头也低声附和:“今年天气是旱,咱们临河的好地都有些干了,天天要指着佃户们挑水浇地。那稻米可比麦子更难伺候……”

崔燮摇了摇头,笑道:“两位不要急,我并不是说对收成有什么不满。当初老爷在家时也差不多是这个收成,如今他老人家出去上任,你们还能安心干事,我已是十分满意了。我方才是想着在庄上划几亩地,找人建厂房,不知建在哪里是好。”

敞房?场房?

崔良栋也纳闷的很,替他们问了一声:“公子的意思,是要建个没顶的房子吗?”

当然不是,说顺嘴了而已,他就想在昌平建个能蒸花水的工厂。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