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节(1 / 1)
第49章,别开生面
自从被捕之后,周宝林一直以为自己必死无疑,因此这段时日也算是放下了许多过往,正是打算从容的面对死亡。只是说来奇怪,从被捕直至今日,俨然已经过去了二十多天的时间,可依然没有官军的下一步消息,难免会有所奇怪。
事实上在这一段时日里,他并非一点消息都没有收到。关于最近商丘的一些大新闻,在放风的时候还是能够听到一些旧部或者看守士兵们谈起。他听说过袁肃因为处置俘虏一事与开封都督府发生矛盾,也听说了袁肃因为枪决了十七师许多违反乱纪的军官,而遭到北京政府的警告,甚至为此还要被撤离商丘。
对于这一系列的消息,他并不是丝毫无动于衷,只不过没办法分清楚这其中的真假。要说袁肃身为堂堂大总统的侄子,怎么可能因为一些小事而遭到多方猜忌?他虽然是粗人,却也是有一些心眼,袁肃那么想劝降自己,十之八九会耍各式各样的花招。
四月初的天气有一些雨水,一大早起来之后周宝林站在铁窗下面,仰首望着屋外灰尘尘的天气。被关押了这么久,为了迎接死亡也放空了自己,因此时不时的会想到一些超然的念头,诸如战争、革命以及民生幸福之类的内容。
才过晌午的时候,门外忽然传来一阵声音,没过多久大门被打开来。
一名守卫迈步走进屋内,语气不冷不热的对周宝林说道:“袁都督有事要见你,你赶紧随我出来。”
周宝林这几日对袁肃的看法有所改变,他到现在还一直记得袁肃那日劝降时所说的话,这段时间里自己甚至忍不住会猜想,如果袁肃多来劝说几次,自己会不会真的被其说服?他不觉得袁肃是一个有诚意的人,但是却可以推测这个年轻人是有理想抱负,是希望改变目前国家矛盾重重的现状。
只可惜这段时间袁肃根本没有继续来劝说,甚至也没有派人来劝说,更没有因为他迟迟不肯归降而一怒之下命令处决。
真不知道这个年轻人有着怎么样的盘算?
稍微收拾了一下衣着,周宝林跟着守卫一起走出了监屋。屋外就是第三旅第二骑兵团的军营,不远处还能看到每天照例出操训练的骑兵,而与监屋相隔不到百余米的睇番,则是一处有围墙的院落,院落便是关押之前民军俘虏。不过每过一天时间,院落的人都会少一些,听说是经过几番审查之后,陆续释放了一些本地的和邻近城镇的人。
周宝林虽然不确定袁肃是否真的释放了那些俘虏,但是他却知道中央军并没有处决俘虏,如果真要处决,早在被俘的头几天便执行了,那时候更能体现出“杀一儆百”的效果。可事情过了这么久,现在再处决显然没有什么意义。而且他即便是要处决那也应该是公开的处决,自己没有听到什么枪声,总不至于还要偷偷摸摸的杀人,完全没有这个必要。
想到这一点,他不由自主的又叹了一口气,颇有感慨的想着:袁肃还真是说话算话,看来中央军此行确实是冲着问题根本而来,而绝非是像其他北洋军那样只求耀武扬威,只求解一时之困境。
穿过一段军营边缘的空地,来到靠近军营西边的一栋营房。这栋营房是临时征用的农用仓库,经过稍微装修之后便成了第二团的临时团部。大门口有团部警卫员笔挺的站岗值勤,走进仓库里面也能看到有条不紊的忙碌情况。
袁肃此时正在仓库二楼一个用木板隔离出来的小房间里,听说周宝林被带来后,立刻让守卫解开周宝林手上的链锁。不得不说,他对周宝林已经算是很宽大了,平日在监屋里是不会佩戴锁链,即便是出来放风,也仅仅只在双手上扣一个锁链。
二人见面后,袁肃简单说了一些客套的话,随即请周宝林落座,再勤务兵端上一些茶水之后,他又下令众人退到小房间的外面。事实上这个小房间完全没有任何隐蔽之处,岂不说木板轻易就能撞开,上面也没有完全封死,完全可以听到外面哪怕再细小的声音。
“袁都督,今日怎么会突然又来找我。莫不是已经决定处理我了吧。”周宝林没等袁肃开口,反而先一步开口问话道。他的表情显得很淡然,不见有任何担忧和紧张。
“已经快一个月了,那些之前随你一同关押进来的俘虏,如今业已释放了不少。我可以毫不隐瞒的告诉你,这些俘虏现在就与普通老百姓完全没有差异,或者说他们只是变回了以前的身份罢了。每个人都有一块土地,每个人也都有一份工作。”袁肃不疾不徐的说道。
“这是好事,不瞒你说,这几天我想的很清楚。无论是革命也好,又或者是为了生存也好,越是掌权的人也是不应该轻易决定别人的命运。掌权的人应该是为了造福众人。总之,我希望你能放走所有人,如果每个人都能有一块土地、有一份活计,谁都不会再想过着脑袋别在腰间的日子。”周宝林深沉的说道,他在说这番话时表现微微有一些变化,竟变的有几分多愁善感一般。
袁肃本想着多与周宝林说一些话,在其中寻找一些可以突破的地方,却没想到谈话才刚刚开始,对方既然已经抛出了一个破绽,不得不说是正中下怀。他缓缓的叹了一口气,语气很认真的说道:“同样不瞒你说,我也很想把剩下的俘虏都放了。要说商丘这边现在别的没有,经过你们这一年多的战事,这里人口流失的极其严重,无主的田地多不胜数。”
周宝林平静的问道:“既然如此……”
停顿了片刻后,袁肃继续说道:“我放走的那些人都是你麾下的普通兵士,姑且这么称呼吧,至于还拘押着的,却是跟你一起出生入死的亲信。我曾派人多次去调查和劝说过,但是他们却坚持要与你同生共死,你若被囚禁着,他们便不肯离去,你若是被杀了,他们也会拼上性命去为你报仇。”
【多谢各位读者大大的支持,万分感谢。一定努力写好,一定努力完本。多谢多谢了,感动的一天没玩《三国志12》了!1】
第50章,开诚招降
周宝林深深的叹了一口气,脸色陷入一种很是为难的忧愁之中。他与他的部下都是第一批追随白朗发动起义的,这一路走过来与官军大大小小数十战,不可不谓都是性命相托的好兄弟。他们这些闯江湖的最是讲究义气,如果说真像袁肃所说的那样,有这么一批兄弟不愿意抛下自己,这完全是有可能的。
正所谓患难见真情,对于他手下的这支民军队伍来说,过去整整一年的时间里全部都是在经历“患难”。他还记得当初拉着本乡的一些青壮参加起义时的誓言,这次起义不为别的,就是希望能给掌权者当头一棒,要还老百姓的血汗膏脂,要把共和民主的大义进行到底,要让所有参与起义的兄弟有饭吃、有房住、有路可走。
可是现在重新想一想,当初的誓言又有多少兑现了?常年奔波游走,没日没夜的提心吊胆,除了那段占据商丘城的一小段日子让兄弟们吃好、喝好、睡好之外,大部分时候除了战斗就是奔跑、除了奔波就是躲藏。
一年来了,这样的日子什么时候才能到一个头?当初的誓言什么时候才能实现……又或者当初的誓言还能原封不动的继续坚持下去吗?
袁肃等了一阵,见周宝林依然没有说话,于是进一步的说道:“其实我今天找你,不为别的,我相信你也应该猜出了一些大概。还是上次与你说过的事情,你是一个人才,你也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如今你陷于阶下之囚,只能说明你走的这条路不对。为什么不试试换一条路来走?我与你一样,同样是希望能有一番好的作为。哪有中国人不希望中国人好的?只是我可以实话实说,我现在力量还远不够达到影响国家大局的地步,所以我才希望能积蓄更多的力量。”
周宝林抬头看了袁肃一眼,心中很有感悟。他知道自己没必要再固执下去,即便自己依然不能完全相信袁肃,但是也不能眼睁睁的看着那些还被拘押的兄弟们受苦。抛开什么革命大义、什么民主共和的理想、什么百姓谋幸福的誓言,单单眼前这些兄弟们都是自己无法放下的心结。
“这么说,你是不打算放了我?”过了一会儿,他很是严肃的问道。
“我不会杀你,不代表我一定要放你。不放你有很多原因,诚实的说如果你坚持不肯投诚,我个人还是不可能信任你,一旦放走你,你继续召集旧部兴风作浪,岂不是又要掀起血雨腥风?再者,纵然你不再作乱,我也敢断定只要你走出商丘,很快就会被十七师的人抓住。到时候绝对难逃一死。”袁肃毫不做作的说道。
“这么说,你还是在为我着想了?”周宝林似是而非的笑了一笑。
“坦白的说,我认为杀了你并不一定会让河南目前的形势有所好转,相反,如果能成功说服你投诚,化干戈为玉帛,为其他民军展现另外一条出路,从根本上化解官府和民军之间的矛盾,岂不是更好?”袁肃很诚恳的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你的想法之前已经跟我说过了,这段时间我也有认真的考虑。正如你所说的那样,你其实并不信任我,事实上我也不信任你,所以直至今日都不愿意答应你的条件。我并非是在乎气节,这些年东奔西走,有过种种经历,即便是我们扶汉讨袁革命军内部也都是矛盾重重,所以气节对我来说根本不重要。”周宝林同样开诚的说道,他这个时候说话的语气和姿态更像是在随心而谈。
“你能相通这一点,我感到很欣慰。至于你所说的信任问题,其实就算你不说,这件事我也是心知肚明。不过信任这个事是需要时间来证明,即便现在你我说的再多、说的再好,终归只是片面之词。我不会奢求让你现在就信任我,因为说实在的,我也没办法信任你。人的一生没有什么是绝对的,有时候就应该有豁出去、赌一把的决心。更何况我自诩这段时间的所作所为有目共睹,反而你的所做所为我却知之甚少。”袁肃义正词严的说道。
周宝林微微的点了点头,尽管袁肃的这番话很伤人,但是却是说的很实在。
彼此都不信任这是前提,然而明明占据着优势地位的袁肃却肯率先来迈出这一步,这已经算得上是一种魄力。他之前已经说过自己不会在乎所谓的气结,这段时间里业已经历了许多思想上的变化,此时此刻面对袁肃如此敞开心怀的言谈,确实应该做出一些决断了。
“袁大人,既然你不信任我,你还会对我委以重任吗?”周宝林正色的问道。
“今日来找你,就是有一项重任需要借你之力。或者说,如果你能办好这件事,袁某便会抛开以前对你的所有成见,真正认为你我是可以走到一路的人。”袁肃不动声色的说道。不过他心中却是有了几分喜动,听周宝林的意思,显然是已经打算做出决断了。
“听你这么说,我几乎已经猜出你今天找我的是什么目的了。正如你从一开始就再三重申的那些话,你希望利用招降我这个民军重要人物,来诱使其他更多的民军弃械投降或者接受招安。这次你要我帮忙的事情,不外乎如此,对吗?”周宝林很敏捷的就想通了袁肃的话,他没有丝毫遮掩,直截了当的便说出了这层意思。
“呵呵,”袁肃忍不住笑了起来,笑容中有几分很明显的佩服,他不可否认的说道,“没错。昨天下午我部刚刚接到从南阳发来的一封电文,据情报称目前活跃在豫南山区的几支民军队伍出现动摇,上面希望我们能不战而降人之兵。我想,再没有什么能比你更适合完成这个任务了。”
昨天下午确实有这样一份电文,发电报的正是驻扎在南阳周边的何丰林部。
整件事是从前天何丰林接到南阳郊区一个村镇巡警报告,该村镇有一户人家的儿子突然返回村子,这个儿子之前一直在外务工,但是也有知情人称是参加民军去了。
巡警将这个儿子带回来问话,经过一番拷问之后才得知原因豫南山区活跃的几支民军出现内乱,有许多民军听说白朗本部人马转战陕西之后便感到大势已去,想要脱离民军返回故里过普通的日子,省得到时候兵败被俘会遭到官府的严惩。
第51章,谋将加盟
不得不说,这份电文正好迎合了袁肃才不久定下来的新计划。既然北京方面不希望第三旅再参与任何军事行动,而第三旅实际上也不愿意再冒任何风险,若是能通过招降的方式来瓦解河南民军,不失是一件两全其美的大好事。
袁肃这边正愁着找不到合适的机会,因为即便周宝林这边接受招降,但如果西南山区的民军铁了心要顽抗到底,周宝林也是断然没办法说服这些人归降。所以说这是两方面都需要有契机方才能办成的事。
现在何丰林那边发来消息,告知西南山区的民军内部有了分崩离析,眼下只要能够说服周宝林投诚,那这件事显然已经办成了一半。
“袁大人,坦白的来说,你希望通过此次招降来试探我,而我同样也希望能通过这件事来试探你。”周宝林意味深远的说道。
“是吗?”袁肃笑着问道。在他看来,原本还以为周宝林不会答应代替官府去招安豫南山区的民军,毕竟这件事还是有一些风险。就算周宝林本人不在乎所谓的气节,但一方面是豫南山区的几路民军之前都是行走江湖的绿林,与白朗起义没有直接关系,另外一方面这些绿林或许并不是真正的好江湖义气,然则却是十分注重面子。
一旦周宝林与这几路民军言语不和,极有可能会送掉性命。
只是他万万没想到,周宝林的回答非但没有透露出反对的意思,相反居然还称是借这件事来“试探”自己,当真是有些奇怪。
“如果你真心实意想要有一番做为,那此次招降便是袁大人你做出表率的大好机会。袁大人想要利用这次招降来试探我的决心和立场,而我也想要看看在招降之后袁大人究竟会有怎么样的做为。“周宝林气定神闲的说道,说话时就好像是一个谆谆教诲的长者一般。
“原来是这样。你大可放心,我既然下定决心要在河南干出一番做为,要让河南乃至更多地方的老百姓认识到北洋政府是有坚持改革的人在,那就一定会激流勇进,无论如何也要做出哪怕一丁点的成绩出来。并非是我故意托辞,我所说的话都是实话,如今无论是我北洋内部又或者是国内局势,正是暗流涌动之际,我辈逆流而上,同样是承担着极大的风险。”袁肃深沉的说道。
“我能理解你所说的话,不过我是绝不会接受所谓的一丁点的成就。袁大人你当在此任,就必然是有进无退。北洋如果不能像袁大人你所说那样完成一次改革,这天下、这民族势必都会是你们北洋的敌人。并非是我在恐吓袁大人,我相信袁大人你比我更清楚北洋政府现在于国人心中的印象。改则有变通之余地,不改则必亡。”周宝林斩金截铁的说道。
袁肃心中是有几分不赞同周宝林的话,在他看来周宝林的目光仍然只局限于河南本地,又或者是深受南方革命思想的影响,因此才会觉得如今整个中国南北上下都在排斥北洋政府。他的的确确承认北洋政府存在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腐败、保守、专制、人治思想等等,可毕竟是封建时代结束之后的第一个共和国,无论是掌权者、政客、学者甚至最基层的吏部员,都是需要一个过程的探索、磨合、改善。
更何况在他看来,中国南北上下并不是一致都在排斥北洋政府,就如同之前所说过的那些话一样,许多老百姓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大总统、什么是政体国体、什么又是共和民主,所以根本也不会在乎当权的是袁世凯还是孙中山。
不过即便如此,他也没有去纠正周宝林的话。只要周宝林能接受招降,今后在追随他奔走的这段时日,慢慢的就会明白这个国家与这个政府的真实面貌。
“不得不说,我很欣慰你有这样热忱的心思,不管立场和行事手段是什么,在我看来当今国内就应该有更多像你这样热忱的人,愿意用实际行动和坚定不移的信念来为这个国家的进步竭尽全力。既然是务实者,我不会做出什么虚无的承诺,但是今后你必然能够亲眼见证我们的所作所为。”袁肃郑重其事的说道。
“袁大人,我自然会在左右见证你们的所作所为,如果袁大人是口是心非,只为沽名钓誉,我可以现在就告诉你,到时候我周宝林与我的部下势必会再反。”周宝林很有气势的说道,脸色和语气都显出一股不可动摇。
袁肃暗暗感叹:这周宝林还真是一个直性子。
虽然直性子有时候会很固执、很偏激,但也并非一无是处。在中国未来几十年的历史里,正是需要这种有着一个坚定信念以及一腔热血的爱国志士,在风雨摇曳的动荡年代里,成为支撑着国人坚持走下去的典范。
“好,你这番话我一定铭记在心。我信你是一个是非分明的人,有你在身边,我也可以时时刻刻提醒自己。”袁肃同样不减气势的说道。
周宝林豁然站起身来,表情很是庄严,身体下意识的挺直站立,表现出一种军人的仪态来。看到这一幕,袁肃也不由自主的站起身来,同样表现的很肃然。
“既如此,我周宝林愿意向袁都督投诚,今后周宝林必然遵守中央军的所有条文,与往日断绝关系,愿为推进北洋改革贡献一己之力。”
“周兄大义,袁某佩服。今后有周兄助一臂之力,必能事半功倍。”袁肃欣然的答道。
当天晚上,袁肃便在商丘民政公署大院里设下一桌宴席,他并没有邀请过多的宾客,甚至连民政公署的官员们都杜绝在外,仅仅是请了第三旅的一些高级军官到场。此次宴席的目的不为其他,就是要向众人郑重的介绍周宝林弃暗投明,正式加入他袁肃的麾下。
宴席没有进行的很久,众人也都只是简单喝了一些酒。除了蒋百里了解周宝林颇有一些谋略,所以多少还是有几分尊敬之外,其他人则是对周宝林没有太多了解,也只是当其是一个普通的民军头领罢了。不过即便如此,因为袁肃和蒋百里对待周宝林的态度很好,所以众人也不敢有所怠慢。
宴席结束后,袁肃将周宝林暂时安排在民政公署的招待所休息。第二天一早又亲自来招待所邀请周宝林到司令部商议公务。不过他找周宝林首先谈的公务并不是关于豫南民军招安之事,相反却是周宝林商丘被拘押的那些旧部的整编之事。
对此,周宝林很是感激袁肃,从这件事他能看出袁肃并不是一个急功近利之人,并且还是一个能真正拿捏事情缓急轻重的领导者。
目前尚且还被拘押的周宝林旧部只剩下两百余人,所以在整编上面并没有太麻烦。仅仅经过几个钟头就有了初步的草案。按照袁肃的想法,他的计划是先给周宝林组建一个团,这个团的番号暂时编制在中央军第三旅序列内,为第三旅辖下的独立团。
当然旅级战斗编制下的独立团听上去很奇怪,不过这也是因为袁肃现在麾下的三个旅编制都是独立的编制,上面并没有一个更高级的指挥单位。袁肃的计划是在未来尽快组建一个兵团,可以命名为中央军第一兵团又或者是其他什么代号的兵团。这个兵团大致上相当于是“军”级编制,到时候周宝林的独立团便能直接由“军司令部”直辖。
【今天搬家,杯具啊,还得在朋友家里挤一挤,没时间也没有钱租房子。连租房子都租不起的国家,伤不起啊伤不起啊!】
第52章,商丘发展
目前周宝林的这支队伍暂时以独立团称呼,但是扩编工作则要再等待一段时间方才可以定夺下来。并非是袁肃一定要让周宝林先去执行招降任务,又或者是招降之后通过收编那些民军再扩编成独立团,只是因为目前无论是在装备、物资以及人员任命甚至在陆军部报备,都是需要经过一段程序,既然周宝林现在接受招安,那就自然要遵守官军的这套制度。
周宝林本人其实也没有太多反对,袁肃能保证他这嫡系的两百人仍然归属自己统领,已经是表现出极大的诚意。至于袁肃的程序说法,哪怕他心里面还是有几分不痛快,可是也没有丝毫表露出来,更没有任何反对不从的意思。
这两百人暂时没有军服,依然是被捕时的一身行头。
袁肃让第三旅军医处给所有人进行一次简单的体检,又安排商丘民政公署立刻赶工订做两百套临时的军服。所谓临时的军服是仿照中央军土黄色的制式军服,然则其中还是有一些细节上的差异之处。这套临时军服是为了给这两百名接受投诚的民军改头换面之用,让他们在身心上先有一个简单的改变,至于正式军服则会在所有程序都通过之后,由陆军部配发或者下令配发。
至于这两百名经过改编的士兵武器装备方面,一部分是由之前缴获的民军武器中挑选最精良的一些步枪,另外一部分则是从第三旅这边抽调一部分。
又过了一天,袁肃与周宝林一起来到第二骑兵团驻营。之前那些被拘押而后经过改编的民军俘虏,暂时就被分配驻扎在第二骑兵团这边,而今日则是正式更换装备进行仪式出操。
这些前民军士兵在听说周宝林接受袁肃招安,编成政府军序列之后,虽然其中有一部分人并不是很心甘情愿,但是大部分人还是选择了顺其自然。在过去一年时间里,周宝林带兵一向很是严厉,因此即便他们有过几次成功的作战,但战后也没有获得太多的战利品。换句话说,过去一年时间里所有人都过得并不如意和容易。
如今改头换面加入政府军,虽然与揭竿而起的初衷大相径庭,可好歹是不必再像以前那样颠沛流离。更何况加入政府军也算是有了一个铁饭碗,从此以后吃官家的、穿官家的,也省去了许多忧心之事。
两百士兵沿着小操场齐步并进,崭新并且统一的临时军服显出了十足的威仪。无论是从出操的步伐还是士兵们脸上的神色,都很难看出这是一支刚刚接受招安的民军。毕竟在很多人眼里民军就是一群乌合之众,没有经历过正规训练,别说作战时没有协调性、战术性,只怕连最基本的操行都做不来。
可是万万没想到,周宝林的这一支部队却能做到如此地步,实在让人叹为观止。一支可进行出操的民军,已然强过许多地方军十倍、百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