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霸好莱坞_分节阅读_227(1 / 1)
一样是优良的家庭教育,根据克里斯的说法,萨尔维的家庭也是贵族出身,虽然父母离异,但这份文化传统和科林是一脉相承的,在理解科林撰写原著时的视角、心态这一点上,萨尔维应该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这肯定是有助于他解构整个故事,再者珍妮看好他的一点是,在他拍摄的《二战后的维多利亚》纪录片中,女王的宫廷生活被拍摄得如梦似幻,充满了优雅而尊贵的美感,这种镜头审美和她所追求的意境恰好不谋而合。在她的理解里,好莱坞黄金时代对于所有人来说都是一个朦胧又漂亮的梦,理智上,人们当然知道那并不是个十全十美的年代,但这并不妨碍人们根据老照片上大明星们倾国倾城的风情,把当时的好莱坞和演艺界想象成一个五光十色、豪华奢侈的传奇世界。起码她就是如此,尤其是故事和梦露有关时,她想看到的并不是梦露怎么在洛杉矶的贫民窟中涂抹着廉价的口红,而是她怎么风情万种地出现在闪光灯前颠倒众生,当然,故事肯定会有前者的篇幅,但后者那惊心动魄的美丽会牢牢地抓住观众和影评人的心和注意力——而要把这种场面拍得美丽而不失于俗艳,那是需要一些天分和灵气的。萨尔维的镜头调度正是充满了这样轻盈潇洒、优雅而又灵活的生命力。
“杰弗森女士。”当他们走进餐厅时,萨尔维客气地站起身,对珍妮弗伸出手——那张资料照片应该是近照,他和照片上看来没什么区别,当然因为天气的关系,他没穿三件套西装,而是穿着轻便的格纹衬衫和亚麻裤,服装款式中规中矩,不少小细节(衬衫的熨痕、坐姿和神态),都带着公学范儿——以及英国人所特有的客套和冷漠,虽然他为了这部电影特意来到威尼斯,但显然,萨尔维不会因此就对珍妮殷勤谄媚。
通常来说,搞艺术的人,不论是演员还是导演怪人都多,艺术家嘛,有点脾气也是很容易被理解的,事实上正是因为个性强烈,他们才容易塑造出被人铭记的经典作品。导演就不说了,从罗伯到卡梅隆,没一个是平易近人挂的,越是能拍出伟大作品的脾气就越大,就说演员,像是丹尼尔和克里斯,就都属于很有个性的类型,有趣的是,他们真实的一面都是有些孤僻,防心也很重,在某种程度上都给人以脆弱的感觉。但丹尼尔的脆弱是外化的,他对于大众的防心让人一眼就能看穿,而克里斯的防备则比较隐蔽,从表面上看,他的玩世不恭和大大咧咧都带有鲜明的美国色彩——就算脆弱,他脆弱得也很闹腾。萨尔维.图齐给珍妮的感觉则更像是丹尼尔,他的表情不多,几乎可以说和切萨雷一样冷漠,但切萨雷的冷淡是很凌人的,有强大的自信和迫力作为底蕴,你能明确的感觉到,他不愿热情待你是因为你不够好,而萨尔维的冷漠则很安静内敛,他仿若刀削斧凿而成的俊美脸庞上浮现出的戒备神态更像是一种自我保护:他不愿热情待人,是因为他不太肯定对方能否理解他。
看来他不像是那种充满了激情的导演,更喜欢安静而有质感的谈话,如果把步调交给他主导,自己只是从旁辅导、把控,他会更放松,更能展现自己。
“你可以叫我珍妮弗,图齐先生,”她客气地握了握萨尔维的手,没有热情地夸奖他的作品,只是微笑地说,“当然,如果你容许我叫你萨尔维的话,我也会很开心的。”
萨尔维露出矜持的微笑,他的双眼仿佛也因为这抹笑意被点亮了,“这是我的荣幸,珍妮弗。”
他的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和丹尼尔的声线有些相似,可能因为他们是珍妮在短时间内接触到的两个英国人,萨尔维的气质也让她想起丹尼尔——倒不是忧郁的那部分,而是他们都一样超凡脱俗,富有艺术气息。让人很容易就在他们跟前自惭形秽,感觉自己满身铜臭。
“克里斯托弗。”萨尔维又和克里斯握了握手,切萨雷则和蔼可亲地对他自我介绍了几句——《梦露》完全是大梦注资,制作人是被珍妮包去了,但他也肯定要过目导演人选。
晚上还有派对,第二天要走红毯,不论珍妮还是克里斯都不能多吃,萨尔维食量似乎也不大,只有切萨雷为自己点了一份海鲜,再加上其余客人投射来的好奇眼神,对于大家多少都是种干扰,一开始餐桌周围的气氛有些尴尬,珍妮也不禁暗暗怪责阿瑟:他应该亲自来的,不然谈话的确不好展开。不过,也许是因为他并不是那么的看好萨尔维,想要力推的是另一个导演……
虽然克里斯平时随心所欲、千变万化,任性起来可以让所有人头疼,但他吸引珍妮的一直是被他藏在骨子里的精明和务实,现在,当气氛需要他出来调节的时候,他的那些艺术家的臭脾气就完全不见了踪影,而是相当自来熟、哥俩好地推了推萨尔维,“萨尔,看到珍本人以后,你的感觉怎么样,她通过了你的试镜吗?”
这顿饭本来是珍妮对萨尔维的面试,被他倒过来说,不论是珍妮还是萨尔维、切萨雷,脸上都露出了会意的笑容,萨尔维深邃的蓝眼落到了珍妮身上,像是琢磨着她的个性,珍妮则故意扭着身子做出试镜时常有的动作,“那么,我通过试镜了吗,导演?”
“你在现实中更加美丽,”萨尔维的语气还有些客套,不过,从他松弛下来的肩部可以看出,他已经渐渐地进入了状态,“请原谅我的自高自大,不过,老实说,如果女演员配不上玛丽莲的话,我不可能接下这份工作,我们也就没必要浪费彼此的时间了。”
一个刚入行的纪录片导演对她这么说话——珍妮笑着和克里斯、切萨雷对望了几眼,她心里对萨尔维好感更浓厚了:不是说她喜欢被人不当一回事,不过,一个导演如果对自己没自信,对于项目没有想法,只看到这个项目的卡司有多豪华,投资有多大的话,他是不可能拍出好电影的。萨尔维对她的要求越高,就越说明他对于这个项目已经有了自己的一套理解在。
“这么看来,萨尔,你对女演员的外表有很高的要求,这是一贯如此吗,还是因为我们要拍的是《梦露》?”一旦开了头,往下搭桥就不难了,珍妮也从克里斯那里接过了话口,引导萨尔维往下阐述。
“当然,我爱美,我想世上没什么人不爱。”萨尔维似乎也完成了他对珍妮的捉摸、试探和熟悉,他俊美的脸庞上露出了一丝温和的微笑,眉宇温和了下来,连口音也由标准的rp音松弛了下来,在吐字中露出了北部口音的蛛丝马迹,“但我不会要求我的演员一定要漂亮,或者直接地说,拥有世俗意义上的美丽,有些美丽和外貌无关,而挖掘这些美正是导演的职责。然而,当我们谈到《梦露》时,我认为美丽的外表必不可少,这是构成故事基本冲突的一个元素,我想,《我与梦露的一周》就是这么一个故事,剧本和原著要探索的都是《梦露》超凡脱俗的外在美和她的内心世界所发生的矛盾与冲突。”
谈到这个项目,他的羞怯和保守顿时减弱了不少,谈吐中自然流露出熠熠生辉的自信态度,萨尔维对前来送餐的侍者微微一笑,用意大利语说了一声“grazie”,他一边灵巧地摆弄着刀叉切割着沙拉,一边继续解释,“毫无疑问,玛丽莲的外在美在经过适当的包装后大放异彩,使她掉落进了她从没想到过的天堂之境中,而她的内心则让她盛年早逝,她深知人们对她的款待只源于她的外表,而她对于年华老去的担忧加重了她的不安,这种不安又反过来促使她更加绝望地盛放,这种闭合式的催动结构最终让她的一生充满了戏剧性的悲剧色彩,也使得外在美成为这部电影不可或缺的要素,一旦缺少这一点,观众将无法理解——甚至我也无法理解她为什么会得到种种特权,整个故事将如同无源之水,所以,是的,演出梦露,必须要有能配得上梦露的美貌。”
“而您需要亲眼看到我来印证这一点。”珍妮用愉快的语气问着这有些小小挑衅意味的问题,并不是为了激怒萨尔维,而是想要激发出更多的反应,更了解他一些。
“我看过你的电影,珍妮弗。”萨尔维露出了会意的笑脸,仿佛对珍妮的用意了如指掌,他温和地看了珍妮一眼,“你相当美,但我需要用我的双眼来确认一遍——你的美是否具有梦露式的灵气,你的美能否和我产生共鸣,我想,后一点对于导演和演员来说至关重要——除非你认为并非如此。”
“不不,我当然赞同你。”珍妮有些讨饶地说,她叉了一块沙拉,“这一点对于导演和演员来说至关重要……”
她打量了萨尔维一会儿,确定这个问题——她和萨尔维之间到底有没有摩擦出艺术的火花——已经无需回答。“说说电影吧,萨尔,你想把《梦露》拍成什么样的电影呢?”
“暖色调,”萨尔维毫不考虑地回答,随后,他自失地一笑,“对于你们好莱坞来说,通常说到50年代的英国,甚至通常说到英国,似乎都意味着冷色调,永远带了潮湿泥泞的运镜,当然,我对于好莱坞没有太多的了解,这只是我个人的印象……”
他的羞怯劲儿又来了,但在三名听众鼓励的微笑中,他很快地克服了自己的害羞,继续说道,“当然这不能说不对,甚至是我,想到英国也通常会想到那些漫长的冬天,永远寒冷而湿漉漉的荒原青草,冬日的薄雾……”
他几乎是不假思索地抛出了这么几个意象,让人仿佛窥见了他内心世界的一角,“但玛丽莲代表50年代的好莱坞,在2007年的现在回头去看,她代表的是那个时代最为浮华喧嚣的那层泡沫,在我的想法里应该是暖色调,和她的头发一样,朦胧的金色、浓艳的红色——这样的感觉。”
“听起来简直如梦似幻。”珍妮的嘴角忍不住翘了起来,但她依然维持着自己的矜持。
“事实上也是如此。”萨尔维忽然有些顽皮地笑了起来,他的蓝色双眼闪闪发亮,“又有谁知道科林说的是真还是假呢?”
“我看了你的《二战后的伊丽莎白》,说的也是50年代的事,你的纪录片里没有提及女王接见玛丽莲的一幕,对我来说这有些遗憾。”珍妮转开了话题,“不过那的确是一部很有趣的纪录片,你在白金汉宫采用的镜头色调我就非常喜欢……”
“事实上,女王在那段时间内更经常居住在克莱伦斯宫里,她始终不太喜欢白金汉宫,”萨尔维回答道,“我也很想把那一幕放进去,但最终没能实行,说来也巧,我对玛丽莲.梦露发生兴趣,也是因为这件事,我很想知道当时的觐见中,女王和菲利普公爵是做何反应,玛丽莲又是什么心态,因此我在私人时间开始对玛丽莲进行研究……”
这顿晚饭开始得有些尴尬,但结束得颇为愉快,珍妮邀请萨尔维回她的酒店套房参加派对,但为萨尔维婉拒,他不出意料地不太喜欢这样嘈杂的场合,倒是切萨雷送的礼物很得他的欢心:威尼斯电影节的套票,可以让他在一周内享用世界级的电影大餐。
要撸小说网 www.YaoLuxs.com
“你觉得怎么样?”在回酒店的贡多拉上,珍妮问着切萨雷:刚才的晚餐中,克里斯和切萨雷大部分时间都保持沉默,把沟通的空间让给了她这个制作人和导演。
“有些棘手。”切萨雷给出了自己的回答,珍妮皱了皱眉,但好在他没有卖关子的意思。“我同意克里斯,萨尔维很有才华,他周身灵气四溢——当然,我相信你也看出了这一点,任何一个见过萨尔维的人,都不会怀疑他是《二战后的伊丽莎白》的创作者,他和那部纪录片的气质高度统一。”
珍妮和克里斯都是轻轻地点了点头:切萨雷能成为出色的经纪人,也不是光凭着他的交际手腕,这种精准的判断力和洞察力才是他最核心的竞争优势。他几句话就消融了珍妮可能的顾虑:《二战后的伊丽莎白》的确是一部很出色的纪录片,如果这真的是萨尔维自己的作品,不存在别人帮助的话,那么他的才华和潜力是相当惊人的,大梦也不会掉进虚假宣传、货不对板的坑里。——这种占据别人劳动成果,自己骗吃骗喝的事在跨洋合作中时有发生,主要是因为本地圈子里的人不太可能被坑着,所以保持适当的警惕,和维系发达的跨海人脉对制作公司来说也很重要。
“但,一次见面对于千万等级的制作来说有些过于草率,尤其他又是个新人,我认为如果他跟着你去新西兰,你们再多谈几次比较好,但萨尔维的性格恐怕不能接受这样的安排。”切萨雷继续说道,“从风险控制的角度来说,这么做有些冒险,但你才是制作人。”
他耸了耸肩,“而电影制作有时候就是一场赌博。”
珍妮也在是和否之间徘徊不定,“我确实能感觉到我们之间的火花——但你说得对,他是个很冒险的选择,我想我们最好是再和几个导演谈谈,最终才下决定。”
她忽然意识到自己忽略了克里斯,“亲爱的,你的看法呢?如果你是我的话,你会怎么做?”
“我不知道,”克里斯也有些迟疑了,他一边想一边说,“我是很注重化学反应的,当然,理性的分析也一样重要,但这毕竟是电影,那种火花和共鸣——能激起你的心跳和血压的东西,对我来说非常重要,我是靠着这个来做最终的决定,别的因素在本能跟前无关紧要——就像是《第五个莎莉》,在我接下它时,没有人认为罗杰对我来说会是个重要的角色。”
他摊开手,无言地为自己的论点做了补完:当时那也一样是个冒险的决定,克里斯一不留神就可能被人讥笑为珍妮的陪衬,但现在,他不但凭借罗杰拿到了影帝,而且还为自己挣得了一个格调不低的女朋友。
“好吧,真是富有说服力的观点。”珍妮扮了个鬼脸,“不过还是等我们见完了所有人再下决定吧。”
算算时间和行程,她不再谈论公事,而是和切萨雷打了个招呼,拉着克里斯走向船头,“我们现在行驶在哪条河上,快给我介绍一下,这也许是我们未来几天内唯一一次一起坐船……”
#
正当珍妮周旋于电影大腕之间,在派对上和希斯.莱杰谈论着调节表演情绪这个问题时,在威尼斯的另一座离岛上,来自中国的导演大师张艺谋也结束了和国内的通话,一边晃悠着手臂,活动着肢体,一边在主竞赛单元的影碟里挑挑捡捡,寻找着想要观赏的参赛影片。
“李安的《色.戒》,姜文的《太阳照常升起》……”他把这些送展前已经看过的影片放到了一边,“《决战以拉谷》、《我不在那儿》……的确都是好片。”
来自韦斯.安德森的《穿越大吉岭》出现在他眼前,张艺谋的眉头挑了挑,“啊,有阿德里安.布罗迪啊,得了影帝以后,这几年好像没听到他的声音……”
但他没有停下翻找的动作,终于在十数张影碟中抽出了自己潜意识中寻找的目标,“《迈克尔.克莱顿》,珍妮弗.杰弗森……”
作为一个优秀的导演,张艺谋对于世界影坛的动向肯定也是颇为关注,只是碍于事务繁忙,他的阅片量肯定是赶不上专业影评人,他知道也看过丹尼尔.戴刘易斯的电影,但对于珍妮弗.杰弗森的得奖作《第五个莎莉》,由于题材负面,中国大陆迟迟没有引进,这也就导致国内无法通过正版渠道欣赏这部影片,而张导这几年在拍片之余,又一直在酝酿着明年的奥运会开幕式,连来威尼斯都是抽空来的,更没心思去弄下载版来看了——他也确实不精通电脑,所以,他还真没有看过这部传奇的作品,对于珍妮弗.杰弗森的印象也就停留在《加勒比海盗》里打女花瓶的形象,以及她在大陆人气很高,每部片几乎都会被引进的这么几个事实上。
“听说这部片都被吹成神片了,美国那边好评如潮……”老谋子挠了挠耳朵,“不至于吧,这姑娘才多大,真那么有天分,第一部电影就能看出来了啊.”
他把影碟塞进了机器里,按下了播放键,“感觉那个法国妞好像有提她做最佳女主的意思,得看一看,不然在她和凯特.布兰切特之间,还真不知道该咋选……”
作者有话要说:注:1 本次威尼斯影展除了人员有一定扭曲以外其余都是根据现实来的,现实的迈克尔克莱顿也真的有参展
萨尔维是虚构人物,那个纪录片也是,所以大家不需要百度了哈
☆、第二百二十七章 中国这条线
“是的,那的确是个不幸的意外,你说得没错,梦露的两次流产对于她的伤害是很大的……”珍妮在沙发里换了个姿势,应和着对面的中年女性安吉——这是阿瑟更为看好的导演人选,以拍摄女性题材知名的女导演,和萨尔维比起来,安吉的资历更好看一些,从摄影师转行做的导演,转行到现在十年间也拍了三部艺术电影,都以女性的自我发掘和重新认识为题材,和《梦露》的主题有契合的地方,珍妮看了她的作品,安吉的几部影片里也可以明确看出她的思考和成熟,包括对玛丽莲这个题材,她也的确是有想法的。这也一样是个很有潜力和才华的导演,不过和所有的艺术片导演一样,都是怀才不遇,等待着属于自己的那个机会。
其实,这也可以看出英国的电影圈盘子有多小了,转行十年,也的确有才华,但安吉就只有三部作品——虽然在世界各地,艺术片都不是那么赚钱,艺术片导演和同行比也经常混得惨兮兮,但在好莱坞,他们可以尝试着接一些商业性强一点的电影,来维持自己的前沿探索,而在英国,每年的商业片就那么几部,来自好莱坞商业片的冲击实在是太猛烈,这就直接导致了安吉和萨尔维只能从美国人手里找机会来尝试转型,如果没有机会送上门的运气,又没有门路和勇气去好莱坞,那么他们的才华也许会就此埋没。而这种机制也导致了整个英语世界最优秀的影视人才都向好莱坞流动,甚至就连法语、西语这些语系相近的文化圈,也都以打入好莱坞为自己的目标,毕竟去了好莱坞还有拍片的希望,留在本国的话,创作力和创作**最旺盛的那几年都在等待中度过了,几年才拍一部片,在进步速度上都和同行无法比较,只能落得被埋没的结果。
安吉的性格要比萨尔维更活泼外放一些,也不是那种敏感孤僻类的,又有阿瑟敲边鼓,谈话肯定进展得很顺利,听得出来,安吉对梦露的心路历程更感兴趣,她想把《我与梦露的一周》做成对话场景居多的模式,让涉世未深,但聪慧而富有教养的科林通过一次又一次和玛丽莲的对话,回溯她惨淡的前半生,探讨梦露在星路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在这样的对话中穿插着梦露拍摄《游龙戏凤》的过程,这样两条线螺旋前进,并引入梦露和阿瑟.米勒的关系,甚至把科林和的感情同梦露、米勒分手的导火索——那场婚外情,结合起来,用一个艺术的角度来展望、暗示梦露的将来,以此作结。
这也是一条很有价值的思路,如果不是时间限制,珍妮也希望能和安吉多谈一会儿,但很可惜的是,她稍后还要参加版权推介会,所以谈话只进行了两个小时便被遗憾叫停,安吉和她的经纪人先出了酒店房间,而阿瑟则留下来和珍妮多寒暄了几句。
“我听萨尔维说,你们谈得很愉快。”阿瑟和珍妮又握了握手,便笑着问起了萨尔维和珍妮见面的情况,“如果不是实在没法□,我会陪他一起来见你的,我一直担心他的害羞会成为见面的阻碍。”
虽然他是在关心萨尔维,但珍妮的感觉里,阿瑟应该是认为萨尔维是安吉最大的对手,还是在为安吉‘探听敌情’,她好笑地看了看阿瑟,“放心吧,我和安吉也谈得一样愉快。不过,阿瑟,如果你这么看好安吉的话,为什么还要推荐萨尔维呢?”
阿瑟也知道自己的真实用意被看破了,他搔了搔脑袋,有些尴尬地坦然说,“萨尔维的确也非常有天分,但他年纪还轻,过早成名对他来说也许不是什么好事,私人感情来说,我更倾向于安吉,她等待的时间已经足够久了。”
珍妮也能感觉到阿瑟真诚的情感——他对于安吉的同情和惜才很富有感染力,珍妮在那么一瞬间也能感受到安吉怀才不遇的苦恼,等待时机的痛苦,被激发了帮助她的冲动,但,这种感情的潮涌只是一瞬间而已,她很快又恢复了冷静:她毕竟是制作人,而不是慈善家。
“我会好好考虑的。”她告诉阿瑟,“一有结果,我就给你打电话,但我现在得走了,阿瑟,保持联系……”
在前往版权推介会的路上,珍妮一直都相当沉默寡言,她心不在焉地浏览着水道两岸川流熙攘的人群,直到切萨雷结束了他的电话,走到她身边坐下,才打破了舱内的平静。
“你在想什么?”切萨雷问,“顺便一提,克里斯和我今晚很可能要和李安吃饭,他对于安的作品很有兴趣,所以我猜,我们今晚得兵分两路了。”
珍妮今晚预定面试几个科林的演员,所以肯定没有时间参加这种社交性的晚餐会。她吐了口气,点了点头,但没有接切萨雷的话,后者对她疑惑地挑起了眉毛,“what?”
“就只是……我已经在怀念惠灵顿了。”珍妮叹了口气,老实地说,“别笑话我——不要说我忽然间变得很软弱,但确实,就只是——我不知道,切萨雷,在短时间内连续地装出笑脸,强迫自己显得和对话的另一方显得很投缘,我也许已经习惯了,但我还是不能习惯从这群嗷嗷待哺,对成功如饥似渴——也的确每一个人都值得成功的人里选出一个,然后把其余人拒之门外。”
她不知道该怎么描述心里的感觉,“这就像是你在雪天只选了一个流浪儿进门,残忍地让其余人饿死——如果你明白我的意思的话,这让我感到我很残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