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公主为帝_分节阅读_95(1 / 1)
崔湜俯身拾起那张薄纸,在太平眼前扬了扬:“您看,这些都是族人之间的纠纷,本该送到我阿祖案头的。但我阿祖年岁已高,阿耶这几日又……事情便只能由我来做。”
崔湜一面说着,一面拂去纸上的冰雪,然后慢慢地将它折叠好,放回到衣袖里。太平静静地望他片刻,忽然问道:“你出身博陵崔氏安平房?”
崔湜一愣,不明白太平为什么会问他这番话,却也下意识地答道:“是。”
太平又问道:“眼下你这一支的地位岌岌可危,但你却又必须要替你阿祖撑着,对么?”
崔湜愣愣地说了声是。
太平上前半步,俯下_身与他平视,轻声说道:“我听闻博陵崔氏是千年传承的诗礼大家,普通人难以望其项背。而平常人所在意的那些东西,崔家不一定会在意;普通人不大在意的那些东西,崔家却未必不会在意……崔郎,我想赠你一样东西。”
她从袖中取出半卷书册来,递到崔湜跟前。那半卷书册明显是由女子亲手誊抄出来的,淡蓝色的封皮上写着四个大字:天工开物。而下方的攥者,姓宋,名应星。
崔湜有些愣怔地接过那半卷《天工开物》,往后翻了翻,神色渐渐变得凝重起来。
太平轻声说道:“里头有几篇东西,你可以留作自己用,也可以掐成两半,让那些试图找你麻烦的人……只要是家中有田产铺面庄稼的,就不得不听从你使唤。崔郎,这其中的关窍,你需要自己小心把握。”
她指尖摩挲着淡蓝色封皮上的天工开物四字,又慢慢地说道:“我唤你一声崔郎,便是真心实意将你当作同辈人来看待的。这些权谋之术,想必不用我教,你也能够用得得心应手。但这半卷书,实打实地是一把双刃剑,用得好了,便能训得人服服帖帖;若是用得不好,那便会伤着自己。这其中的利害,你可晓得么?”
崔湜闭上眼睛,紧紧攥着那半卷《天工开物》,面色隐隐有些泛白。
太平略松了口气:“看来你已经晓得了。”
她收回手,又直起身子,低头望着崔湜,轻声说道:“我赠你这半卷书,一是为了你,二则是为了天下人。书中所记载的那些技艺,若是推广出去,于天下人有百利而无一害。博陵崔氏是天下郡望之首,有崔家起头,不怕其他人不跟着学。”
“崔湜,你记着,《天工开物》的上半卷在崔家,而下半卷,则是在皇家。”
☆、第62章 凤求凰
太平一字字说得很是郑重,让崔湜不知不觉地低下头,脸色愈发变得苍白。方才那一瞥之下,他就已经知道,这半卷书究竟有多重要。那里头所记载的农耕、桑蚕、风轮,还有许多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方法和技艺,只要漏出去一星半点,那就……
农桑为国本,而任何能够提升农桑产量、或是新的水利灌溉之法,都应该在全天下推而广之。
博陵崔氏是天下郡望之首,又是天下读书人的楷模。只要博陵崔氏推行了这些法子,那么用不了三五十年,家中有族田的读书人都会纷纷效仿;再过三五十年,这些做了官的读书人便会将它们推行到全天下。
崔湜微抬起头,睁眼望着太平,涩然言道:“这里头写的,都是真的么?”
太平轻轻嗯了一声:“从去年年末开始,我便已经命人在封邑当中试验过;这些不但是真的,而且成效卓著。崔郎,在博陵崔氏当中,有族田祖田的族人不少,不是么?”
能让田地增产、家中财富增加的东西,无论在哪一方看来,都是一件值得争抢的好东西。
崔湜低低说了声“我明白了”,又展开手中的书册细细翻看。他看得很慢,似乎是要将里头所记载的每一个字句都烙刻在脑海之中。但是越看,他就越觉得惊讶:仅仅是半卷《天工开物》,就已经将世人所需的农耕桑蚕灌溉水利纺织之法全部都囊括在其中,那剩下的半卷,又写着什么呢?
他抬头望了太平一眼,却聪明地选择了没有问。
公主说得不错,这半卷天工开物,只要用得好了,便足以动摇人心向背,也能让安平房甚至整个博陵崔氏的地位更加牢固。至于后半卷天工开物,要么是记载了更重要的东西,要么就是一些连崔家也不能看的东西。
他又将书册翻回到封皮上,看着上头的宋应星三字,暗自琢磨着应该找个时间去族学里问一问,此人究竟是谁,族中又是否还有此人纂写的书册。若是有,那无论如何都要将它借出来。
崔湜心中想着事情,又翻来覆去地将那半卷书看了许多遍,不知不觉便过了许多时间。太平见他看得入迷,也不催促,只是静静地站在一旁候着。等到崔湜终于将那半卷书塞进怀里,又长长向她一揖到地,她才含笑说道:“看来你果然已经懂得了。崔郎,你果然不容小觑。”
崔湜直起身子,面上的阴郁已经散去了不少,又正色道:“公主言重了。湜再不容小觑,也断然翻不出公主您的手心。那句‘下半卷在皇家’,就已经掐死了湜的命门。”
太平哑然失笑:“那下半卷的《天工开物》,寻常人家,是不能看的。”
因为那上头不但写着如何晒盐,还写着如何冶铁、锻造兵器、加工硫磺。这些东西一旦落入有心人的手里,便会无端造成许多大_麻烦。故而那下半卷的书册,不但要牢牢控制在皇家手里,还要牢牢控制在下一任储君的手里,非持兵符者不能动用。
但这些话她是不能对崔湜说的,甚至不能漏出半点口风。崔湜微垂下目光,将那句“寻常人家是不能看得”反复琢磨了许多遍,心中渐渐有些明悟,愈发坚定了找出宋应星此人的决心。
但宋应星是千年后才会在世上出现的人,他又哪里寻找得到?
太平自然不知道崔湜心中的那些想法,但就算是知道了也无妨,毕竟崔家在读书人心目中的地位极高,而读书人又是未来的官吏,只要崔家起了头,就不怕天下人不跟着做。她今天和崔湜做的这桩交易,可以说是极为划算,也是一件两厢得益的事情。
她笑着安抚了崔湜几句,然后和他一起回转到崔府。崔湜大约是解开了心结,不但面上的郁结之色淡褪不少,连语气也松快了许多,总算有些少年人的样子了。太平望着眼前的一树梅花,忽然轻声问道:“其实我一直都不大明白,既然你和你阿祖事事受人掣肘,为何不直接惩戒了那些人?”
崔湜愣了一下,然后摇摇头,神色微微有些沮丧:“不成的。博陵崔氏传承千年,早已经成为一株枝繁叶茂的大树,盘根错节,牵一发而动全身……”他闭了一下眼睛,又摇摇头:“不行的。”
太平转头望他,又轻声说道:“那为何不修枝剪叶?”
她抬手轻抚着一截梅枝,低声说道:“就如同这株梅树一般,若是枝叶过于繁茂了,反倒很容易让梅花开败。而这时候,就应该需要……”她喀擦一声,折断一截病枝下来,“这样做。”
崔湜愣愣地看着她的动作,有些呆滞地重复道:“修枝剪叶?”
太平微一点头,将那截病枝递到崔湜面前,轻声同他说道:“博陵崔氏是千年传承的诗礼大家,若是过于盘根错节,反倒会有些尾大不掉。崔郎,你以为呢?”
崔湜愣愣地接过那截梅枝,微微低下头,长久不语。
一个繁茂的世族就像一株大树,需得时常修剪病枝枯叶,才能长盛不衰。如今博陵崔氏各宗各支各房互相倾轧,争斗内耗极其严重,早已经尾大不掉了……他低垂着头,慢慢揉着病枝上开败的梅花,低声说道:“我知道了。但真要着手去做,怕是有些艰难。”
“公主大概不知道,对于族人而言,博陵二字本身就是一件极大的荣耀。就算没有族田、不能进族学,也没有人会愿意放弃这件荣耀。就算我有心替阿祖修剪那些病枝……”他喀擦一声折断手中的梅枝,声音变得低微,“……恐怕也没有人愿意起这个头。”
太平静静地望着他,心中权衡再三,终于还是开口说道:“我知道有一个人,他会这样做。”
崔湜抬起头,有些惊讶地望着太平:“是谁?”
太平将崔湜引到了崔智辩那里。
在去往卫府的路上,太平反复权衡再三,又仔细问了崔湜许多话,确认无碍之后,才将崔智辩的名字说了出来。崔智辩的事情,她原本是打算通过崔玄暐去做的,毕竟崔玄暐正当壮年,又是明经科的头筹,做起事情来会方便许多。但后来……
也不知道崔湜小小年纪便这般老成,究竟是福还是祸。
崔智辩同崔湜见过面后,立刻就向卫府告假,说是要和崔湜详谈。
崔湜在面对崔智辩时完全不像个孩子,言谈措辞都有着与同龄人不符的城府深沉。而且他替崔仁师处置过一些族务,在面对崔智辩的时候,完全不会感到怯场。两人细细地谈了半个多时辰,都感觉到很是满意,又各各来到太平跟前,神情舒畅地对她说,多谢公主引荐斡旋。
太平有些目瞪口呆地望着崔湜,觉得有些不可思议,又觉得有些理所当然。毕竟崔湜此人二十来岁中进士,三十来岁当宰相,四十来岁……大约,确实是比同龄人要老成一些的。
她分别和崔湜和崔智辩说了一些话,又询问了一些事情,确认此事无虞之后,才安心地命人备下车马进宫。在前往大明宫的途中,太平一度都处在目瞪口呆的状态里,许久回不过神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