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彰泉械斗(1 / 1)
转眼漳州人已将三邑壮丁团团围住在庙场,成关门打狗之势,但真正开打后他们非但不从高处放箭,也不使用锐利武器攻击,反而还故意在杨春后方五十几尺处开了一个缺口让大部份泉州人得以顺利逃生。
这就奇怪了?
原来聪明的漳州人并不想开杀戒,在台湾北部泉州三邑人仍占有人数上的绝对优势,今晚若杀戮太盛恐日后会造成累世冤仇,这可不得了。
但为巩固本身利益,带头的杨春却是非死不可。
面临生命危急时刻人类都有求生本能,一见西边门户大开,大批泉州人赶紧奔逃求生,哪还管得着荣誉和面子这回事?
眼看本帮人数越来越少,敌人正步步逼进,杨春心中已有必死决心,索性豁开了,正式交战时干脆大杀四方,图个痛快。
库洛和师弟李强也紧紧跟随在身边寸步不离。
“师兄我来断后,你们往西边走!”李强两手一张,将杨春档在身后。
“他们的目标就是我,不管我跑哪边他们都会追过来,还是你们快走吧,这里由我一个人扛。”危难当头,杨春的男子气慨依旧十足。
“师兄,你是我们泉州人的头,不能牺牲!”
“少废话,走!”
才经过一刻钟,在场的泉州人逃得只剩下三十几人,当然这些都是最死忠者。
打斗继续进行中,泉州人拿的是粗棒,漳州人拿的是较长的少林棍,显然双方都有默契避免使用致命武器。
漳州人只围不杀,尽量让西边空出来,慢慢的,人泉州人只剩下十馀人还在战斗。
此时,站在高台上观战的黄笋突然比了个割喉的手势,千馀名漳州青年于是大喊一声:杀!!!
纷纷持棍棒往杨春的方向攻去。
很快的,泉州人纷纷被击倒,库洛和陈庭玉身上多处挂彩不支倒地,李强最后也重伤倒下,杨春本想救他的,但已是自顾不暇,身中多伤处境孤单。
杨春被逼得逐渐往庙中的雕龙大柱靠去,他深吸一口气,准备做最后的垂死挣扎。
这少林棍虽非绝命凶器,但数十根木棍齐下的连番痛殴,不死也要半条命。
眼看杨春死期将近,突然空中闪出一道黑影,一个包裹着头巾的蒙面人以快捷无比的手法,坠下龙柱后将杨春拦腰一抱,接着两腿夹住大柱迅速往上爬,他的脚劲之强简直令人叹为观止,两人很快消失在庙埕的夜空中。
接着一阵马蹄声达达响起,事出突然,所有漳州人皆追赶不及。
半个时辰后…..
“多谢壮士相救!”脱险后杨春以微弱的语气说着。
“你“伦”没事就好。”那人简短回答,口气略带冷漠。
“人”被他讲成“伦”,好浓的客家口音阿,这声音听起来还真有点熟。杨春突然福至心灵的一声大叫:“阿,你是卖盐顺仔!”
那人先是怔了怔,继而点点头。
“陈师父,谢谢你挺身相救!”
杨春想爬起来拜谢时却被陈所阻止。
“你知道我为什么救你吗?”他停了半响后继续说:“因为我欠你师父蔡豪一个很大的人情,你是他的嫡传爱徒,所以我才出手救你。”不等杨春回答,他说完转身就走。
经过一番波折,杨春带着满身伤痕回到艋舺。
这趟出师虽全败而归,却无人怪罪他,因为:昨晚面对着成千的漳州人,杨春展现出来的那种全然无惧的态度,早已是传遍艋舺各处。
所有三邑人公认:杨春绝对够格领导大家!
这趟出征总共死了五人。
之后漳州人也识大体的把他们的遗体送回。
为保卫家乡英勇携牲的五员好汉,后来皆被乡民当成英雄看待,火化后将骨灰正式放入龙山寺宗祠。
经过这场大战,泉州三邑元气大伤,无力再跟漳州人进行对抗,两方遂暂且相安无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