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世帝后_分节阅读_455(1 / 1)

加入书签

这个身份,并非是指顾望舒身负两国皇室血统的身份,而是指——两年前大京皇帝和大京守护神为他内战的身份。

顾望舒和大京王朝的渊源太深了。

他实在无法相信顾望舒。

在立顾望舒为太子时,出现在朝堂的孩子和赫连明峰,更是让他觉得不能重用顾望舒。

都说虎毒不食子,可顾望舒为了太子之位,自己的孩子都不要……可见顾望舒多么狠,想当皇帝的决心多么坚定。

他连自己的孩子都不要,而想当皇帝?守义王朝的皇帝觉得,这是顾望舒的阴谋……他觉得,顾望舒不顾一切想当皇帝,必有所图,他怕这是顾望舒与大京王朝的一个圈套。

怕他真把皇位给顾望舒之后,转头,守义王朝就会改姓大京。

所以,他彻底绝了将皇位给顾望舒的心。

并且,由此开始自己的计划。

将五十万精兵给顾望舒,并非是真正的给顾望舒。

在顾望舒之前,朝中也有不少不听话的官员,就被他派到了龙元门,最后,都被龙元门的将领解决了……当然,在世人看业,那些不听话的官员,都是死于与花洲王朝的战争。

龙元门,是一个守义王朝的皇帝,光明正大的,专门用来处置不听话的官员的死亡之地。

在计算到顾望舒差不多到龙元门的时候,守义王朝的皇帝,昭告天下,说太子领五十万精兵与花洲王朝开战,并且扬言拿下花洲王朝。

这个消息,令天下人哗然。

从一出场就以皇室哥儿的身份,又被国师力捧的太子,一时之间,在守义王朝风头大盛。

若是守义王朝和花洲王朝真的是敌对王朝的话,守义王朝的皇帝,自然不会将这么个消息昭告天下。

关键是,他们是盟友,是亲密的盟友。

将这个消息昭告天下之后,他们可以做许多事。

比如,五十万精兵,可以光明正大的活动。

守义王朝的皇帝,早已与花洲王朝的皇帝约好,等顾望舒到龙元门后,就杀了顾望舒夺兵符……至于怎么杀顾望舒,守义王朝的皇帝,早就授命于龙元门的将领了。

在顾望舒死之后,龙元门的将领,将会拿着兵符,指挥加上从其他各地调动的二十万精兵,一共五十万精兵,偷偷到新都县,也就是,守义王朝和大京王朝交界处。

连同守义王朝和大京王朝边境的五十万精兵,共计百万大军,出其不备的,毫无预兆给大京王朝致命一击。

到时候,军队悬殊过大,管他裴行云是什么大京守护神,是什么不败战神,都难逃一死。

大京王朝的百年基业也将毁于一旦。

毕竟……百万大军,不是玩笑。

这是守义王朝的皇帝在顾望舒当上太子之后,深思熟虑,才走的棋。

挪动顾望舒这个棋子,变幻四国的格局。

在守义王朝的皇宫中保住顾望舒的性命,是顾望舒活着还有利用价值。

但顾望舒与大京之间暧昧不明,让他忍无可忍,终于决定用顾望舒这个棋子,走最精彩的一步,也由此弃掉顾望舒这个棋子。

这步棋,便是那五十万精兵,以及将顾望舒派去龙元门。

其他二十万精兵,已从守义王朝全国各地调往龙元门,只等汇合之后,用顾望舒手中的兵符调动他们去新都县了。

现在的关键之处,在于杀掉顾望舒,夺兵符——而且,还要隐瞒世人顾望舒的死讯,否则,花洲王朝和守义王朝就不能‘打仗’了,那五十万精兵,也就不能自由’活动了。

可惜,守义王朝的皇帝没想到,顾望舒背后的邪教,没想到顾望舒竟会猜到守义王朝与花洲王朝是盟友关系。

而且,顾望舒并没有一到龙元门,就去军中报到,他反而是先暗中打探了龙元门的情况。

结果,一切就没有按守义王朝的皇帝想象中那样发展了。

龙飞找来了邪教的一个下人,将他易容成顾望舒的模样,让他去军中报道了。

那个人……死了。

同时,对龙元门的将领,以及守义王朝的皇帝来说,兵符和顾望舒带走的密旨也丢了。

密旨就是顾望舒灭掉花洲王朝之后,现任皇帝无条件将皇位让给顾望舒的密旨。

兵符没了,调动龙元门的三十万精兵虽然并不是问题,但是想在调动其他从守义王朝全国各地调来的二十万精兵,却是没有可能了。

要撸小说网 www.YaoLuxs.com

守义王朝的皇帝听说顾望舒轻而易举就被毒死,觉得很是奇怪,但想想顾望舒对龙元门的将领没有戒心,轻而易举被毒死,也不是难事,便又释怀了。

但是密旨和兵符在哪里?

在与顾望舒交好的人那里?还是在国师那里?

守义王朝的皇帝,自然不敢去国师那里问。

私底下找与顾望舒交好的人,却一个都找不到。

这让守义王朝的皇帝陷入焦躁之中。

最终,只能先让那调不动的二十万精兵按照原计划守在龙元门,与花洲王朝对峙,而原本守在龙元门的三十万精兵,却是赶往新都县,准备在大京王朝毫无防备的时候,给大京致命一击。

这时候,真正的顾望舒,与衣浩渺,段玖,龙飞,以及凤舞四人,还在龙元门那里易容躲藏。

“顾公子,我们要怎么办?”

顾望舒的脸色并不好看,他冷笑着:

“皇上打算对大京下手,对他而言,我也是大京的人,所以就由我开始……那么,我就不能不如他愿!!!我们现在,尽快跟大京的人联系上。”

自从假的顾望舒被杀之后,他们就时不时的探访龙元门军队,知道了不少事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