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阿宝2!(1 / 1)
股票认购证是中国证券市场发展初期发行股票采用的主要发行方式,充分体现了当时新股发行的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由于发行成本高、周期长,后被无纸化发行所取代。
股票认购证和当时发行的实物股票是中国证券市场的缩影。
股票认购证,最早出现在1992年的上海,当时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后的1年多时间内,“老八股”在唱独角戏,且因股票供不应求,形成了粥少僧多的有价无市局面,因此市场扩容成了当务之急。
记得“兴业房产”发行新股时,发售地的上海江湾体育场已出现提前2天排队的情况,而发行时差点闹出人命的混乱秩序,也同样给管理层敲响了警钟。
面对1992年尚有10多个新股要发行的现状,当时主管股票市场的人民银行想出了一个现在看来完全能载入史册的主意-先发认购证,凭认购证摇号中签认购,于是中国的股票认购证应运而生。
1992年上海股票认购证发行结束后不到2个月,消息灵通者得悉当年的股票发行个数将增至50个,中签率远没有想象的那么低,于是黑市出现了爆炒认购证,其中最高价居然暴涨至1万元。
事实上,每百张连号的认购证在后面的实际收益应该在50万元左右,但错过机会的人们,也只能够眼睁睁地看着本来轻而易举到手的财富流逝,1992~1993年初股票认购证成为了许多失去机遇的投资者心中之痛楚。
此后股票认购证在各地发行新股时被广泛采用,也由此壮大了股票认购证家族。
不过随着电脑互联网发展,早期那种通过认购证发行股票的方式,因成本高、效益低,逐渐被淘汰。
1995年后股票发行改用全电脑上网定价发行方式,股票发行也实行了无纸化,从此股票认购证成了绝版的“断代现代文物”。
所以用现在的话来形容,认购证其实就是新股发行的原始股,不过因为当时股市才刚刚建立,甚至还只是地区性的资本市场,连上海都没走出去,所以是存在严重低估,有些类似华谊上市前发行的原始股,本身确实是有极大的投资炒作价值。
不过最早的认购证其实是诞生于1990年沪市建立之前,早在1987年就在上海的各大金融机构,也就是很多银行网点发售。
但那时候的股票是新鲜玩意,压根就没多少人懂,所以无人问津,压根卖不掉,以至于很多银行直接是强制硬塞给银行员工,从工资奖金中直接按比例配置给他们。
而类似五大家族这样的游戏规则建立者,非常清楚老八股原始股的价值,但碍于大环境,五大家族都不能直接出手,所以类似李哲外公那样的人精,便开始物色起了弟子,也就是俗称的白手套、黑手套。
因为是唯一的外孙,而且从小聪明伶俐,长的非常的精致帅气,李哲的外公外婆非常喜欢他,尤其是外公,近乎是带着几岁大的李哲到处跑。
最后是物色到了阿宝,他不是唯一的一个,但却是李哲外公教的最认真的一个,他也跟在旁边在学。
那时候就几岁大,他外公也不管他是否能听懂,反正就是一起教。
要撸小说网 www.YaoLuxs.com
阿宝正是靠着李哲外公的指点,意识到了认购证的巨大价值,是想方设法到处搞钱,成功买入了一大批的认购证,在股市成立,老八股上市交易后,一夜之间升值百倍,直接成为了90年的千万富翁。
李哲也是那时候第一次接触到股票,成为了全国年纪最小的股民。
之后李哲的外公,还指点起了阿宝如何做外贸,那时候因为地产行业还没放开,虽然五大家族早早就开始并购囤地,但并没有直接开发,属于财不露白的阶段。
而外贸无疑是那时候真正的热点。
跟一般人做外贸不同,李哲外公主要是盯着汇率在做,那时候实施的是汇率双轨机制,民间跟国家官方是有两个完全不同的汇率,官方的汇率很低,跟民间实际的汇率价差极大。
但是人民币在当时是无法在海外流通的,所以想要创汇,主要得靠外贸。
当时的对外贸易卡的很严,必须是要通过外滩27号,也就是上海外贸局进行交易。
根据当时的规则,你想要做对外出口,包括对内贸易,类似出口转内销,或者海外订单加工,都是需要通过外贸局拿到相应的批文,而且资金必须走外贸局的帐。
换句话说,如果你这笔外贸单是200万美元,外贸局收到的是美元,但外贸局最后支付给你的却是人民币,而且是走的官方汇率。
按1990的3.7,到1992年的4.8左右,再到1993年的5.8,看似一直在涨,其实民间实际的汇率是早就翻倍。
也就是你手里要是美元,1美元你90年可以直接换到8元以上,92年换到10元左右,93年能换到接近12元。
如此夸张的差价,自然是导致了很多人动起了歪脑筋,不走外贸局的路子,通过其他一些办法,直接获取到美元,然后在民间进行兑换。
这样的后果自然就导致了一个严重的问题出现,那就是外贸逆差迅速扩大,外汇储备流失问题非常严重,最后汇改,实行统一汇率只是时间问题。
而一旦汇改,官方汇率肯定会大幅下降,经过一些内行的计算,可能是在1比8.5-9.5之间,可以说按美元结算,尽可能地延长交货期,打一个信息差,是当时做外贸最赚钱的方式。
所以很多知道会发生这种情况的聪明人,是直接以超低成本价接单,全都以美元结算,是拿到了大量的海外订单。
以当时官方的汇率,换算成人民币后,全都是亏本在做。
那些外国人又不知道会发生这种事,自然是在疯狂下单。
毕竟他赚美元花美元,按美元计算,当时中国那边的加工费简直便宜的就跟捡钱一样,是直接就把所有的订单都发往了中国。
外贸局的金花(负责人)又不傻,自然是卡的很严,不让这些可能会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单子通过,除非是一些重量级的大单子,可以大幅创汇,一般的小单子是看都懒得看,直接打回去,只允许人民币结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