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节(1 / 1)

加入书签

虽知道他说的是对的,但商稚言总觉得有什么梗在心里。明仔太瘦了,因为瘦,眼睛显得特别大,脑袋也特别大,这让他仿佛无时无刻都处在饥荒与惊恐之中,浑身散发着敌意,像一只呲牙咧嘴的小兽。

她忽然站定。明仔就在前方,在海堤街的垃圾箱旁。

与他对峙的是几只守卫自己地盘的野狗。明仔仍旧攥着一个黑塑料袋,里头已经装着他今天的不少收获。但垃圾堆上还有新的易拉罐和瓶子,他一动不动,与那几只眈眈的野狗僵持。忽然,明仔猛地踏出一步,“啊”地冲着野狗大吼。野狗们吓了一跳,立刻后撤,明仔眼疾手快,抓起两个塑料瓶子转身便跑。野狗动作也一样迅速,立刻回头追了上去。

商稚言骑车猛冲过去,铃铃地按动车铃。野狗全都极度惧怕人类,听到这声音顿时四散逃开,顾不上追赶小孩了。

要撸小说网 www.YaoLuxs.com

回头再看,明仔已经乐颠颠跑进了光明里。他左手提着塑料袋,右手攥住瓶子,一蹦一跳,似是怀着巨大喜悦。

“回家吧。”谢朝催促,“大人都帮不了,我们不行的。”

商稚言:“难道我可以当作没看到吗?他才那么小,他跟野狗抢东西啊。”

“……”谢朝很认真地盯着她,“那我们又能怎么样呢?他不是小猫,我们不可能收留他。你应该懂的,这个世界上很多事情我们无能为力。”

商稚言却调转了车头:“我想试一试。”

她一口气蹬车,不顾膝盖上的隐痛,嘎地在咸鱼吧前停下。

“我要一份《浪潮周刊》!”她掏出三块钱拍在老板手里,“我还要打一个电话。”

此时是五点五十五分,商稚言翻到社会生活板块找到记者热线的时候,期待浪潮社的记者此时此刻还在上班。

商稚言并不相信命运。她不认为命运会引领她,能改变一切的是一个又一个行动,一次又一次选择。但在未来的许多年后,她回忆起这个火烧云遍布天空的傍晚,总有一点儿恍惚的感受。

那时候谢朝站在她身边,凑头过来和她一块儿等待电话里传出应答声。他的眼睛如此明亮,映照着满天灿烂的霞光,声音带着好奇:“你想打给谁……”

有人接听了。

“你好,浪潮热线。”那人语速很快,慵懒音调中还带着明显的不耐烦,“我是崔成州。”

作者有话要说:  崔老师:大家可别忘记我,我可是重要人物,比谢朝同学登场更早(骄傲仰头

谢谢沈老师的教鞭、冷杉、妄想战士典典典的地雷。

谢谢赵生的营养液。

么么哒大家!

《cool轻音乐》《动感新势力》还有《easy》《新干线》《动漫时代》《动漫贩》《24格》《看电影》……这些杂志价格其实都挺贵的,一个人肯定扛不下来,好在学校社团和班上有同道中人,你买一份我买一份,交换着看,一本不落。

最好玩的就是,期末考完了班主任扛一堆收缴的杂志放在班里让大家认领,大家都忘了哪本是自己的,总之就在班上嘻嘻哈哈一块儿看起来( ̄▽ ̄")

第13章 明仔(3)

崔成州那天并不是热线的值班记者。实际上报料热线五点就停止接听了,但他的位置距离热线电话很近,常常加班加点写稿子,很多时候夜间打来的热线都是他接的。

说实话,他接得都烦了。

听见电话对面传来的声音属于一位少女,崔成州的直觉告诉他:这不会是有价值的报料。

等听完那女孩说的事情,他更加确定,这是一桩没有采访必要的新闻。

但他嗯嗯几声,装作记录:“好的,你说的我全都登记了,我会去了解情况的。”

那姑娘显然不懂应付套话,听见他这样说,挺高兴地挂断了电话。

加班的另一位同事扬头问崔成州:“什么事儿啊?”

“朝阳里那个女疯子的事情。”崔成州把窗户推开一条缝,在空隙里点燃一支烟,“老张之前写过,没有用。”

彼时的浪潮社只有四个新闻中心,新媒体采编中心尚未成立——新世纪伊始,“新媒体”的概念尚未开始撼动传统纸媒的地位。崔成州是社会新闻中心的记者,但他对这个报料电话毫无兴趣,当然也不打算去。

一根烟才刚美滋滋抽起,电话又响了。

“你好,浪潮热线……”崔成州程式化地应答。

“是我,我是刚刚给你打电话的中学生。”电话那头传来女孩清脆的声音,“你什么时候来啊?”

崔成州:“……”

“报社离朝阳里远吗?你大概多久能到?”

崔成州觉得她有点儿烦,又有点儿好笑:“我明天会去的,同学。”

“哦,好。”那姑娘似乎在哗哗翻纸,“那你给我留个电话好吗?我明天再联系你。”

崔成州:“你打这个电话就行。”

“好的……那,那你可以选我们不上课的时候来吗?中午或者傍晚,我们晚自习十点下课,不过十点是不是太晚了?”那姑娘叨个没完没了,“是这样的,你来的时候如果我们没课,我们可以带你去明仔家里。不太好找,而且……”

崔成州揉揉耳朵,打断了她的话:“你是这小孩什么亲戚?”

“……我们,我们不是亲戚。”女孩认真回答,“就路上碰到的。”

“那和你有什么关系啊?”崔成州乐了,“你管得可真多,高几了?成绩好不好啊?”

斜对面的同事笑了一声,瞥他一眼。这些都是接热线时不能说的话,但崔成州现在是代班,而他素来天不怕地不怕,什么都敢讲。

那姑娘沉默片刻,崔成州似乎还听见她身边有另一个男孩低低的说话声。

“学生就要有学生的样子,你管得了那么多吗?”他继续说,“你把自己学习搞好就行了,社会上这些事儿少理会,你也帮不了他。”

“我是帮不了,你不可以吗?”那姑娘语气一下变得不客气了,“你不是记者吗?”

崔成州笑了:“记者怎么了?记者也没什么大能耐。”

“……”那姑娘气冲冲说,“我不要你接听了,我要找别的记者!”

“这里只有我一个,你还想找谁?”

“你们报社在哪里?我自己过去找!”

崔成州真想笑,他脸上肌肉甚至已经摆出了大笑的姿态,但他最后没有泄露一丝笑声。他攥着听筒,对面的姑娘也攥着听筒,相互对峙。

她几岁?她高几?她是什么样的学生?崔成州忽然开始好奇,这姑娘的天真劲儿和十几岁的他可堪一比。

“你叫什么名字?”他站起身,抄起录音笔扔进挎包里,“给我个准确位置,我现在过去。”

.

刚抵达朝阳里,崔成州远远就看见两个穿着同华高中校服的学生站在街口。男孩很高,女孩大概到他肩膀,俩人一直盯着路面,是在等人。

“你就是商稚言?”崔成州打量着商稚言,“高三了是吧?”

两个学生一声不吭,只是看着他,满脸怀疑。

“我是浪潮社的崔成州。”崔成州掏出名片在他们面前一亮,那男孩伸出双手想接,但他收回口袋,并不打算给他们,“怎么,那小孩在哪儿?”

谢朝收回手,看他的眼神愈发充满不确定。他大声问商稚言:“这个人真能帮明仔?”

崔成州:“大概率不能。你们知道那小孩和他妈妈到底怎么回事吗?”

两人都是一愣。

明仔是非婚生子,本来上户口就极为困难。他母亲的监护人是外公外婆,但两人都在外地,且当初女人是随男友来这儿打工的,这桩来往并未获得父母准许。父母虽然隐约听闻女儿的遭遇,但却完全不打算来接走她。

明仔的父亲早就不知去向,连他爷爷奶奶也拒绝透露。爷爷奶奶不愿意照顾一大一小两个负累,现在干脆搬回了乡下老家,难以寻找。

商稚言呆呆地问:“你怎么知道?”

“两年前已经有人把这事情报给浪潮社,我们采访过也调查过,其实也刊登过报道。当时负责的记者不是我,是我的上司。但报道出街,没多少水花。”此时崔成州已经随着商稚言和谢朝来到明仔的家,黑魆魆的街巷里,只有这一户人家露出一方小小的灯光。木门半掩,那头发斑白的女人或许又在等待儿子回家。

“你以为没有人帮他们吗?”崔成州点起一支烟,“如果没有任何人帮忙,你认为他们能有电用?”

见两个学生一脸呆样,崔成州再次提醒:“这个问题很棘手,不过多棘手都跟你们没关系,回去吧。你俩不上晚自习?”

商稚言仰着头,不客气地盯着他:“那你是来干什么的?”

“我来劝你们不要太天真。”崔成州说,“走了。”

他走出几步,回头看到那俩孩子站在原地不动弹,脸上几乎是一色的执拗和坚持。

崔成州几乎一下就来了火,他走回商稚言面前:“我不是万能的,记者也不是万能的。这小孩跟你们没有任何关系,偶尔关心关心给点儿东西就行了,别自寻烦恼。”

商稚言还是盯着他,震惊又固执:“谁都不是万能的。但你是大人,你是记者,你总能做些什么吧?”

崔成州完全不想跟她沟通,扭头就走。商稚言茫然地看着谢朝,无声询问:怎么办?

谢朝正在斟酌怎么跟商稚言解释。或许是因为家中经商,他耳濡目染,已经习惯了做一件事之前权衡利弊,寻找最佳的方法与获益最大的手段。……虽然转学之后,他做了许多没有用但很快乐的事情,比如和余乐下海捉鱼,比如给商稚言整理地理的知识系统。

但现在这个情况,谢朝认为他俩已经做了能做的一切,足够了。

“我觉得他说的是对的,你能做的已经做了,回去吧。”谢朝对商稚言说,“晚自习你还去吗?”

商稚言震惊得说不出话,她不眨眼地盯着谢朝,像看着一个陌生人。

“去他妈的晚自习。”商稚言回答。

她大步离开谢朝身边,连每次必说的“明天见”都没有讲。

骑车在海堤街转了两圈,商稚言没有看到明仔。她不知道明仔去了哪里,也不知道他是否又和野狗起了争执。骑车经过咸鱼吧时,商稚言停下了。

崔成州正坐在路边,一碗虾粥就着一碟炸小鱼,边吃边跟咸鱼吧的老板和老板娘聊天。

“……什么时候来的我也记不清楚了,一开始那男的还在,大概是到了明仔懂得走路的时候吧,他就去打工了。”老板娘正在说明仔的事情,“明仔明年七岁,要上学了。不上学不行啊,总不能一直在这里捡垃圾,有什么前途?”

老板笑着接话:“我们家亮亮说,他在幼儿园也见过明仔。就在围墙外面嘛,看他们小孩在幼儿园里玩游戏。有时候老师也给他些东西,但他都不要的。”

“他脾气好奇怪,有时候很凶,有时候就勉强还像个小孩。”老板娘低声说,“我们都猜,他会不会也跟他妈妈一样,这里有问题。”

崔成州这时抬起头,冲呆呆站着的商稚言咧嘴一笑,还做了个手势:“请坐。”

商稚言坐在老板娘身边,听见崔成州问了一个新问题:“这附近像明仔这样的小孩多吗?”

商稚言对于记者这个职业的想象,在这个晚上被打破了许多;但打破的同时,有些新的东西被建立了起来。

崔成州在海堤街、朝阳里和光明里一带采访了不少人。凡是在这儿生活的人,大都能说上一些明仔家里的事情。崔成州只是问问题,并没有说自己的看法,商稚言看不出他有什么打算,但崔成州采访的时候,态度和之前又大不一样。他很诚恳,很真诚,像闲话家常一样,能问到许多商稚言根本不知道的事情,比如明仔的父亲其实早就在别处结了婚,有两个比明仔更大的孩子,他根本没有和明仔母亲结婚的打算。

明仔还是不跟人对话,远远看见商稚言和崔成州走来,砰地关上了门。崔成州收好录音笔,对商稚言说:“我明天再来吧。”

商稚言:“嗯。”

崔成州觉得好笑:“你不问我明天什么时候来了?”

商稚言不想问了。她知道崔成州一定会来的,虽然她并不晓得,是什么让崔成州改变了主意。

崔成州骑着电动车沿着海堤街离开,商稚言的车子又掉了链,她只能慢慢推回家。父母尚未回来,她打开卷闸门,打算再做一会儿生意。但夜间的租书店门庭冷落,只有隔壁赵伯的儿子过来借了两本武侠小说。

商稚言随手摊开一本书,坐着发愣。铺子外头偶尔有车子经过,远远传来野狗的吠声。她隐约感觉自己做了一件挺不得了的事情,但说不清楚哪儿不得了。

</div>

</div>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