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节(1 / 1)
太清宫送来的贺帘当然较曹娥送的富丽得多,是用红色绸缎做的,上面是不断头的“吉祥富贵”纹样,用杏黄绸子贴了字,各色彩绸拼花,足有快两米长,多宝用了一根碗口粗的竹竿挂起来,迎风招展,在阳光下闪着光辉。
要撸小说网 www.YaoLuxs.com
两个花篮里则装了八种吉祥寓意的花草,篮子上结着红绸打的花,秦婆子亲手放在了柜台上。
细乐班子的班主在接送贺帘花篮、挂帘子的时候还高声吟唱,说着吉祥话,随即敲敲手中的响,乐队立刻又欢快地吹奏了一番。
不一会儿,炊具行、竹器店也送来了贺帘,又过了一会儿,灵慧祠常年光顾的车马行、戏院、茶楼,还有中人陈三嫂,向导高娘子全来了。大家好像商量好了,挨个来的,没来一拨,送上贺帘,乐队就吹奏一阵,热闹不停。
快到十点时,店面两旁全插了贺帘,风一吹红彤彤一片,街道两旁聚集了好些看热闹的人。
又过了一刻,张师姐和裕和县主相携而来。这时瑶光客套微笑得腮帮子都有些酸了,脸上的笑容也越来越不自然了。
这两人刚到,太清宫代掌教玄朴来了。
不用说,瑶光又带着商业假笑表示感谢,当然还得说自己这店又小又破蓬荜生辉等等。
十一点一刻时,老郡主坐着轿子来了。她今天派头很大,穿着杏黄色的灵慧祠观主礼服,手持拂尘,下了轿子看到玄朴,冷笑一声,“你师父呢?”
玄朴一改和瑶光等人应酬时那副游刃有余得略带油腻样子,正衣肃立道:“禀师伯,家师前几日闭关了。弟子等不敢打扰。”说罢战战兢兢垂首,两手放在身侧,一副等着挨训的模样。
老郡主冷哼一声,不再理睬他,由宋李两人扶着,昂首进了店堂,挥拂尘,举八卦,焚香祝祷,简短地做了法事,宣布吉时已到。
多宝赶紧命人放了鞭炮,乐队立刻鼓足了劲吹奏起来,像是要压倒噼里啪啦的鞭炮声。
这番热闹之后,老郡主挑开匾额上挂的红布,由瑶光、薛娘子捧了匾额上挂的红绸花,,老郡主和玄朴一人一端,剪了彩,将红绸花放在黑漆盘中,再挂在店堂的彩篮中。
开店仪式结束,开张了!
第66章 开业大吉
店铺一开张金桂、秦婆子立即领着人端着乌木漆盘上来里面放着白瓷小碟盛着的各色果冻献给在座的几位贵客。
围观的人们本就好奇这灵慧祠开的点心店会卖些什么此时一看竟是些仿佛水晶雕成的果子,顿时爆发出一阵惊叹声,然后议论纷纷。
众人正讨论着“是什么?”“怎么吃?”“好吃么?”的时候老郡主扬声宣布了这四种颜色各异的甜点的名字:“菡萏金风”“碧水凝霜”,“紫烟”和“露霞”。她每说一个名字,便有小道士将写好的水牌挂在店堂门口。
围观群众大多一脸懵逼:啥?叫啥?什么风霜?
其中也有些附近书院跑来看热闹的学子,肚子里有些诗书文采的,一听这些风雅卓绝的名字,再一看这些甜点别具一格的样子,立即想到了离骚楚辞中“朝饮木兰之坠露”,更有人想到了庄子逍遥游中那位吸风饮露的姑射仙子有人失声道:“唉哟!这点心可不就是仙人所食的‘风露’么?”
此言一出,围观群众们炸了——啥?仙人吃的?
再一看太清宫代掌教玄朴大师、灵慧祠观主鹤发童颜,裕和县主韩瑶光又如此美貌顿时激动得嗡嗡嗡直响不愧是太清宫,不愧是灵慧祠啊,做出的这是给神仙吃的点心!
说起来太清宫周真人还得叫灵慧祠观主师姐呢,这老观主是为人低调呀其实道法精深,不然能弄出来这种神仙点心?
群众们激动的时候,玄朴等贵客已经开始吃点心了。
老实说,玄朴见到这些水晶般的点心时也颇为惊叹,虽不知道是怎么弄出来的,但卖相是极佳的。但听到师伯念的这些名字时他暗暗吐槽,这也太风雅了吧?师伯没做过小生意,不知道曲高和寡的道理。这普通老百姓、香客买个点心,叫都叫不出名字,怎么买啊?嘿,就这,还想打倒我太清宫的点心呢,我们那名字多朴实接地气啊,蜜三刀,麻切……
他正吐着槽,听到几个学子激动得跟普通老百姓和香客解释什么是“吸露饮风”,姑射仙子又是哪一位神仙,呃。这时好多老百姓开始跟着学子们念那水牌上写的点心名字了……
和玄朴不同,另一位贵宾裕和县主可没点心生意,她对这些风露霜霞为名的点心颇为好奇,先是观赏了片刻,再一一品尝。
令瑶光意外的是,裕和县主最为欣赏的不是加了果肉的蜜瓜果冻、樱桃果冻,而是成本最低的薄荷蜂蜜口味的“碧水凝霜”。
裕和县主又用小银匙挖了一块果冻放入口中,闭目品味一会儿赞叹道:“观主,这名字起得真好。这甜点色如碧玉,如泉水般晶莹无暇,入口微凉,宛若冰霜,可不就是碧水所凝的霜雪么?我吃着,不由就想到将泉水放入天青瓷杯后,杯壁上凝成的一层小水珠,唉,炎炎夏日,得此一味,暑气全消,令人心静安然。”
老郡主不掩得意,“这也得你这种灵透清雅的人才能品味出其中之意了。”她轻笑一声又去为难玄朴了,“师侄,你也来评品评品我家这几味点心吧!”言下之意,到现在还没开口夸的玄朴绝非“灵透清雅”之人。
玄朴只好也大放彩虹屁,先说菡萏金风,“李太白诗云‘丹崖夹石柱,菡萏金芙蓉’,师伯这甜点内心形似风中摇曳的芙蓉,一点金色直透出来,正合诗意。”接着又说露霞,“色若红霞,凝霞为露,甘甜回味”,再说紫烟,“烟霞骨格,清野自然”,接着再把果冻的不同花朵形状也夸了一遍,每种颜色和花朵的不同配合在他看来也有不同寓意,变幻奇趣。
瑶光听着都呆了,我去,这玄朴道长真他娘的是个人才!我自己亲手做的,我咋没想到用了莲花模子的蜂蜜薄荷果冻和用莲蓬模子的紫色果冻应了三清道义呢?
满口胡诌,居然还能自圆其说,还让人听了觉得很有道理,逻辑一流?牛掰。
围在店铺外的群众们见太清宫代掌教都吃了这点心了还赞不绝口,都想,这玩意搞不好吃了真能延年益寿强身健体呢,不行,我得一样买一个回去全家尝尝。不知多少钱啊?一看水牌上的价钱,再一算,天哪,一盒竟要一两银子!顿时就有不少人退缩了。可走了不远,有些人又后悔了,虽说一两银子,可这是仙人们吃过的呀,诗里经里都讲过的!还有什么西域来的蜜瓜。
瑶光没想到围观的人会这么多,而且越来越多,有点担心发生踩踏,忙问了玄朴,他道学上没学到周真人五成真传,但做代掌教多年,又熟知人情世故,当即吩咐徒弟们管事。
几个道士很快叫来了一帮道童维持秩序。
瑶光又叫多宝准备了些纸牌写上号,让围观的人排队领号牌。她言明今日的点心只有三百个,只一盒四种这么卖,一盒每人只限一盒,没领到号牌的明日请早。到了明日,想买哪一种早早来排队拿号就行了。
瑶光和薛娘子本就担心第一天开业,金桂等人准备不够,手忙脚乱,现在省事了,只叫人先将各色果冻一样一个装盒就行了。一两银子一盒,连找钱都省了。
剩下的那些果冻,瑶光叫人装了盒,准备送几盒给玄朴,让他带去太清宫,虽然周真人闭关了,可是那里的访问学者可挺多,还得留几盒给张师姐送给与她要好的学者。还有的,则送给曹娥、炊具行、车马行等今天来捧场的人们。
吩咐下去后,吴嬷嬷赶紧来报说如此一来盒子盖怕是不够,得赶紧去竹器店取。
瑶光便叫她去取,再带了一盒果冻当回礼。
不一会儿竹器店派了两个伙计又送来一批竹盒子、盖子,金桂检点了收到后院。
玄朴、裕和县主坐了片刻,便随老郡主去灵慧祠了。
多宝金桂收了店堂里摆的椅子案几,将两溜柜台推到店堂门口摆成一横排,柜台里摆上几盘放在竹盒子或是木盘上的果冻供人欣赏,他和金桂站在里面,金桂收钱,他算账,几个婆子往返店堂和后厨,将一盒一盒装好的果冻鱼贯取出。
这真是应了不知谁送的贺帘上那句话,客似云来。
多宝和金桂没忘了瑶光的嘱咐,每次收了钱就跟客人说这甜点得尽快吃完,最好是当日吃掉。好吃再来。
还未到中午一点,三百个果冻全卖完了。
瑶光和薛娘子看着满当当的钱匣子直发呆。瑶光捏起一个一两的小银锭,一两一盒,这就是……七十五两?
一上午,七十五两?
薛娘子呆了一会儿问:“瑶妹,咱们还有多少蜜瓜和樱桃?”
翠谷别院的地窖里还有两筐樱桃和五个蜜瓜。樱桃倒也罢了,用完了在山下也能买到,但这西域进贡的蜜瓜可没处寻去。
瑶光想的是另一件事。她想送些果冻给太妃。可是,回京城这一路颠簸,就算是到车马行请信使骑快马去也要一两个小时,不知道果冻送去后还能不能保持形状。
此外,细乐班子还等着结账,从昨天晚上忙到现在的多宝、秦婆子等人也得打赏,还有竹器店,得赶快催着再做些个竹器送来,还有炊具行,模具盘子也得再多做些……还有,店里不能只有这果冻一门生意,得赶快做些别的夏季点心
这时曹娥来了,先跟两人道喜,又说,“今日仰赖炼师们的生意,我也沾了些光,生意好得很。我在松鹤楼定了两桌席面,还望炼师们赏脸。”
瑶光这才发觉早过了饭点了,自己已然饥肠辘辘,忙谢了曹娥,叫多宝关了店面,一起去了松鹤楼。
竹叶在路上还和吴嬷嬷笑说,“真是的,怎么竟不觉得饿?”
吴嬷嬷喜气洋洋,“忙着收钱、忙着装盒,哪里顾得上饿!”瑶光和薛娘子早说好了,她昨日辛苦,今天得的钱抽一成给她。这么一来她便有七两五钱银子进账。
到了酒楼,曹娥和薛韩两人到了楼上雅间,其余人在楼下坐了两桌,伙计将四荤四素八样菜肴流水般端来,大家早就饿了,风卷残云吃过。
曹娥举杯敬酒,祝福两人生意红火,又说“今后可要仰仗两位炼师了”,薛娘子瑶光也举杯回敬,“今后大家同舟共济,相互扶持。”
吃完了饭,多宝秦婆子自带着人回去店铺了,收拾店堂后厨,再去竹器店、炊具行订货,瑶光和薛娘子先带着钱箱和铜模回灵慧祠,吴嬷嬷要去鱼店肉店买些“神秘材料”,竹叶去找卖花娘子再订些各式叶子,再叫两个婆子去把古代哈密瓜和樱桃都运来。
在路上,瑶光跟薛娘子又数了一遍钱箱里的银锭,两人喜滋滋,又都有些惴惴不安。
瑶光说:“咱们昨日怎么没想到先做些别的点心,不拘是什么,今天准能搭配着卖不少。”
薛娘子也有些懊悔,“做果冻的活计我和竹叶现在已学会了,下午熬好了汤汁,咱们再乘车去店里,跟吴嬷嬷先做些拿手的糕饼。”
瑶光“嗯”了一声思忖,还是得有一两样新奇的点心才行。
回到灵慧祠已是下午两点了,吴嬷嬷带着新买的猪骨牛骨猪皮先和竹叶烧起火,再杀了两条大鱼刮下鳞片,如昨日一样炮制。
瑶光用竹筒试验过不同比例的明胶,又有了配比果汁的经验,做这批果冻时轻松得多了。竹叶和薛娘子在一旁帮忙,四人很快将一盘盘模子注满,抬进了泉水间中。
这时模具都已用完了,薛娘子点了点数目,就算所有果冻都做成功,也尚不足三百个。可是模具又不是一天就能打出来的。
瑶光想了想,找了几个吴嬷嬷往日做发糕、凉糕用的长方深盘,涂了薄薄一层油,再将调好的果汁倒进去,又叫竹叶在库房里找到了些大玻璃盘碗碗,也一样倒进果汁。虽然需要冻的时间长些,但脱模之后再切成小块也是一样的果冻。她从炊具行订了不少各式花样的铜圈,本来是想用来切面团的,这时正好用上。
忙完了这些,大家舒了口气,都站在阴凉的泉水间休息,吴嬷嬷擦把汗说:“娘子,今日我在店铺后院忙活,见那里的地窖很是阴凉,比我们这泉水间还凉呢,我想着,咱们倒是在这里熬好了汤汁送过去,在铺子里勾兑果汁,直接放在地窖里做更便宜。今儿早上搬这些金贵果子去的时候,我还坐在车上呢,一个错眼,就有一盘果子摔了,砸坏了三四个。好不心痛!”这可是一两银子呢!
瑶光一想也是。这时代的马车减震系统真的不行。
薛娘子也认为此法可行,又出主意道:“咱们最好再运些泉水过去,遮掩遮掩。”三人一听,一起点头。果冻的制法其实不难,老郡主又将价钱定得这么贵(大众居然也接受了),肯定会有人想刺探制法。
吴嬷嬷庆幸道:“幸而咱们舍得花钱,跟曹娥她家的厨房分开了!”
这时已快下午四点了,瑶光叫吴嬷嬷也不必做晚饭了,跟老郡主说了,蹭她院子里晚饭。她要下山走走,想一想接下来做什么点心。
第67章 第二样点心
此时正是盛夏下午四五点钟后阳光依然耀眼。
瑶光戴了斗笠骑上小驴子豆沙沿着山道向山下慢慢走去。
走出了翠溪镇后道路两旁树木高大郁郁葱葱,树荫将路都遮住了,顿感清凉瑶光一夹驴腹“驾!”小驴子哒哒撒开驴蹄奔跑起来。
骑着驴跑可比坐车快得太多了,只一会儿工夫就跑到了翠谷。瑶光并没进谷,而是骑着驴朝山谷另一面的小路走去。这条山路要比进翠谷和上山的道路窄小得多,铺得也不平,虽也是用柏油混合泥沙碎石铺的,但日久年经,路面上许多地方坑坑洼洼,碎石都出来了路边的青草野花还有向路面蔓延之势。窄窄的山路盘山蜿蜒,一侧是经过斧凿的山壁,另一侧是十几米高的山崖坐在驴背上能看到山崖下的低谷里散养着许多牛羊。
越往下走空气中青草的气味越浓,其中还混杂牛羊特有的气味。这里就是梨溪山山民养牛羊之处。这些牛羊大多是附近大高村村民所养的。瑶光之前跟着向导高娘子来过一次,买了一筒羊奶。虽然京城附近有许多养牛羊的农户,但乳制品并没成为大众食谱上常见的食物。这大约和文化、习俗有关京中大众普遍认为乳制品是草原上以游牧为生的金帐国等藩国才爱吃这些代表“落后”、“蛮夷”的腥膻之物,而且许多人有乳糖不耐症,喝了牛奶羊奶就拉肚子。所以鲜奶基本没人喝,只有没了娘又找不到乳母的婴儿才会吃。
贵妇们倒是会吃一些精制过的奶制品,比如老郡主喜欢的浆酪,都是经过天然发酵的酸奶。还有一些“酥酪”“奶皮羹”,其实牛奶的成分很少,加了蛋黄、糖、水、蜂蜜等等,只求加一点奶香味而已。
瑶光倒是听紫翎说过,林纹每天都要喝一碗牛奶做的糖蒸酥酪,是每天早上城外养牛的农户送来的鲜奶。她能吃得下这个,还是因为她从小在西北长大。
鲜奶没人待见,农户养牛羊主要是要皮毛和肉,至于各种软硬程度的奶酪,在京城也是不存在的。
梨溪山这些农户养牛羊倒是会挤奶去卖,因为来太清宫的香客们来自天南海北,周真人请来的“访问学者”们也什么地方的人都有,其中不少人深谙养生之道,认为鲜奶是滋补之物,倒是有人专门要吃鲜奶的。有需求,就有市场。
瑶光来到谷中一户农舍,在院子外叫了几声“刘嫂子”。
一个农妇快步走出来,欢喜道:“炼师,您来了。”
刘嫂子是高娘子介绍给瑶光的,她家养着两头牛,和五六只绵羊,四只山羊,也是一位寡妇。但她比起曹娥可不幸得多,丈夫死后因为没有子女,家中几块水田旱地都被族中收回去了,只分给她这么块山地,种不了庄稼。她娘家爹妈也已不在了,兄嫂也不愿接她回去,她便养了些牛羊,再在山地边像蚂蚁啃骨头一样一点点开垦山地,先种了些菜,后来见山上许多道院要花,又种了些花木。
瑶光下了驴子,将缰绳栓在院子边一棵桃树上,树枝上长着许多小桃子,垂累可爱,只是还是青色的,要等成熟还要好一阵子。
瑶光买了一竹筒的牛奶和一竹筒的羊奶,和刘嫂子闲话一会儿,又骑上驴子悠悠而去。
农户们卖牛奶羊奶用的是竹筒,一筒大约是一升,牛奶五十文,羊奶稍贵些,六十文。这是夏季的价钱。到了冬季,牛羊或要产仔,奶价就会升一些。
瑶光出了山谷,看到几家茅舍升起炊烟,夕阳从山间投入谷中,反射在细细的溪流上,其间绿草遍地,间杂着羊群和怪石。她从背袋中取出速写本,将眼前所见的风景画下来。
渐渐的,薄暮濛濛,几户农家点亮了灯,空气中浮动着柴草燃烧和夜露潮湿的气味。
瑶光坐在驴背上久久凝视着眼前的风景,看着光线一点点变得黯淡,心中萦绕着一种难以表述的怅惘。
良久之后,她轻叹一声,重新打起精神。这时她才发现,小驴子豆沙在她发呆的时候不停啃食路边的野草,把草丛啃出了一个坑。
瑶光笑一笑,收好纸笔,拨转驴头,喝一声“驾”,豆沙就埋头向上山的路上奔跑。
回到灵慧祠时天已经濛濛黑了。瑶光把豆沙牵进院子,交给婢女照顾,自己又拿了块豆饼给它。她摸着它的驴耳朵小声说:“以后我做个能挂在你背上的灯,这样咱们走夜路也不怕了。”豆沙抖抖耳朵,埋头大吃。
</div>
</div>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