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节(1 / 1)

加入书签

要撸小说网 www.YaoLuxs.com

只是她并未成为最后的赢家。

因为在她登上王位,戴上王冠的同时,一柄来自身旁的利剑就已经稳准狠辣地横在了她脖颈之间。

这一柄剑的主人,是她信任了多年的近臣、恩师——

兰业。

是兰业,也是早些年无数匈奴人梦魇中的那个男人,薛况!

十年的蛰伏,让他轻而易举地控制了匈奴的兵力,王庭残酷的内斗也让他轻而易举地成为了最后的渔翁。

通过她,薛况掌控了整个匈奴。

兰渠公主登上了王位,也失去了对所有权力的掌控。

顺则生!

逆则死!

薛况要她归顺,她只有归顺!

于是在这一切平息之后,这一位阔别了故土十年之久的将军,终于能星夜兼程,一路通关而来,在昨日除夕的雪夜,叩响旧京的城门,让那凯旋的马蹄声在沸腾的街道上响彻,让那赤诚的旌旗在纷飞的夜雪里招展!

匈奴归,将军还!

还是那个傲骨铮铮的大将军,大英雄!

薛况回来了。

满带着一身的容光。

京城的大街小巷里,时隔十年,再一次流传满他用兵如神、战无不胜的传说。

只是,某一件特别尴尬的事也在沸腾的人群中,慢慢为人发觉,悄然传开——

卧薪尝胆,为国十年。

一朝还朝,功在千秋。

可回家一看,当年的结发妻子,早已经改嫁他人……

☆、第184章 第184章 小家

前任夫君是镇国大将军, 现任夫君是保和殿大学士,皆是官拜一品,人中龙凤。

当初谁不羡陆锦惜命好?

而今提及却都是面面相觑, 个个傻眼。

怎么办?

前夫没死, 那这陆氏可就不算寡妇, 也不该更不能改嫁给顾觉非。更别说薛况现在还活着回来了!

这简直是平时戏文里都不敢写的事儿啊!

薛况得知此事之后是什么心情?

娶了薛况发妻的顾觉非是什么心情?

改嫁了顾觉非又得知亡夫死而复生的陆锦惜,又是什么心情?

不敢想。

也想不到。

这种事上百年也未必能碰得到一次,更别说涉及其中的人物都是跺跺脚就能令整个朝堂颤抖的大人物!

那么, 陆氏到底该算是谁的妻子呢?

百姓们一旦过了最初为薛况再次凯旋而归而兴奋的劲儿之后,注意力便无法自控地朝着这种从前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奇事上转去。

一时间满城风雨。

各种各样的谣言层出不穷。

有人说大将军回府之后黯然神伤,也有人说顾觉非离宫之时满面沉怒, 还有人说陆锦惜在太师府里坐立难安、以泪洗面……

当然似乎也有浑水摸鱼的。

比如薛况在匈奴这十年是怎么过的,那兰渠公主又凭什么相信他一个身份不干净的汉人, 暗暗猜测这两人之间有一场风月情i事。

只是薛况毕竟荣光满身, 又是于国立下了新一**功的英雄, 这所谓的“风月情i事”也不敢瞎编得太过分。所以只大致地局限于那匈奴兰渠公主痴恋薛大将军,但将军一心为国, 丹心不改, 虽有美人在侧亦不动绮念,在老单于去世后最关键的几天里依旧选择了站在大夏这边……

当然, 市井中也是有聪明人在的。

几乎是在这种种流言席卷的当天, 就有人敏锐地发现了这一系列的事件与说辞中潜藏的巨大疑点:

第一, 薛况潜伏匈奴十年, 前面的六年两国关系封冻, 可接下来就议和了,最近这三四年更是通边贸、开互市,关系好得不行。薛况为什么就不能暗中知会朝廷,要自己单打独斗而不让旁人知晓?

第二,京城钟鼓楼虽为报时所设,可夜半鸣钟乃是危急之时的示警,有唤醒城防召集重兵之效。薛况携匈奴归顺本是好事一件,钟楼缘何击钟长鸣?

第三,从匈奴至京城,横越关山千里,需要叩关无数。即便薛况星夜兼程,沿路中又怎会没有半点风声传出?纵使他乃昔日战神,可毕竟十年未归,又是死而复生,通关不该如此容易,悄无声息!

只是如今薛况初归,又正逢初一,朝中各部已封了印,不处理任何公务,也不开朝会,事情具体如何还不敢妄下定论。

所以这些传言,也只是在私底下小范围地传播。

还没有几个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在这种时候站出来指着薛况的鼻子质疑。

大部分人,依旧沉浸在市井里最普通的传言中。

战神薛况的归来,点燃了他们最大的热情。

但在京城各大权贵的府邸,所引起的反应,可就截然不同了。

坐落在内城的长公主府,一如既往地奢华富丽,在这过年的好日子里装点得一派喜庆。

只是永宁长公主坐在屋里,已是满面的恍惚。

面若傅粉的年轻男宠伏在她脚边,轻轻地为她捶腿,试图吸引她的注意:“长公主,外头都正高兴呢。您这是怎么了?”

案上的紫金瑞兽香炉里焚着昂贵的沉水香,可却无法让她此刻的内心平静下来哪怕半分。

她的驸马是薛况的二叔薛还。

此刻浮现在她脑海中的,只有当年先帝还在世时无意对她提起的那一句话,还有十余年前她转述给了萧彻的那句话。

薛况回来了。

他应该是冲着顾觉非来的。

可不知道为什么,她方才打盹儿之时竟梦见了满面鲜血的薛还,那曾与她恩爱的驸马……

时至今日,永宁长公主不得不承认——

顾觉非是对的。

薛况当年是真的想要谋反,否则如今不会这般有备而归,携裹着所谓的万民之心,千秋功绩!

也许,皇族的阴暗谋划,这个昔日生存在父兄庇佑之下的男人,一清二楚。

他回来,不仅是冲着顾觉非。

“边关至京城三十六道关卡,他若一路叩关而来,沿途不可能没有半点风声传出。且这三十六道关卡又怎会容他安然通过……”

永宁长公主双目空茫,喃喃地自语着。

“是这朝中有人在接应他,有人要他回来!”

“长公主,长公主?”

男宠何曾见过她这般失神的模样,只觉得她原本带着点岁月痕迹的雍容面庞,竟添上一层阴森恐怖!

他不由颤着声音,去喊她。

可高坐在贵妃榻上的永宁长公主,闻声只是慢慢地转过了头来,那冰冷的眼神落在他身上,只是一句平淡没有波动的:“滚下去吧。”

雪后晴空,风烟散尽。

繁华的京城一如往昔,平凡而庸碌的百姓行走于鳞次栉比的建筑之间,欢声笑语里,察觉不到半点酝酿的风云,蛰伏的凶险。

陆锦惜的一觉,睡到了下午。

申正一刻,她慵懒懒地睁开了眼。

那飞遍了满京城的传言,当然也在第一时间传遍了与之关系密切的太师府,为这屋里伺候的每一个下人所知。

只是顾觉非早已经下过了严令,谁也不敢露出什么异样的神态,更不敢在陆锦惜面前主动提及此事。

一切皆如寻常,仿佛什么大事都没有发生。

风铃也一样,只低垂着头,上来服侍她穿衣洗漱。

昨夜回来之后,她就什么也没吃,之后又睡了一觉,腹内难免空空。厨房那边早已经准备了养胃的粥饭,在她醒时便热好,一路送来。

待她洗漱毕,正好坐在饭桌前吃上。

陆锦惜端了碗,捏了勺,也不问外面怎么样了,只问:“大人在哪儿?”

“在孤窗小筑,像是叫了人来谈事,方才孟先生来过这边一趟取东西,提起的时候说大人还没去歇过。”

不必她多说,风铃也知道她真正问的是什么,便如实道出。

陆锦惜听了沉默了半晌,终于还是没有再多问什么了。

今时今日,顾觉非又怎么可能安然入睡呢?

他还要去筹谋、还要去准备的东西,实在是太多、太多了……

风铃悄悄打量她神色,将最后一道热汤端上来,迟疑了一下,还是轻声道:“一个多时辰前,老太师那边来人找过您,但听您在睡,便没打搅。只留了话,说待您睡醒之后再告诉您,请您往老太师那边去一趟。”

该来的,终究要来。

她是改嫁了,可薛况回来了,老太师当年又是反对这一桩婚事的人,更不用说在经过今早顾觉非说明之后,她已经彻底清楚了他与顾觉非父子两人之间的恩怨。

如今,他又会是什么样的态度呢?

陆锦惜搭着眼帘,看着碗中的莲子羹,用白瓷小勺搅动了一圈,过了一会儿才道:“知道了。”

她一语不发地用过了饭。

里里外外的丫鬟婆子们更是大气都不敢喘一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