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节(1 / 1)

加入书签

卫善是懂得这些道理的,袁礼贤死时海内冤之,衍圣公连皇帝也要降恩,可卫家又有什么名声能让正元帝如此退让呢?

叶凝掐掐她的面颊:“这些事你再不必忧心。”手搭在眼前,这一片都是竹林,风一过竹梢便似有竹哨轻响,叶凝侧耳倾听,拍拍她:“去罢,明儿再来,把你叔叔也一道带来,我领你到稻田里捉泥鳅去。”

林文镜从不曾主动提过卫敬尧,这几个月中,小叔依旧还是派人送东西来,自己却不来,知道是林文镜请他去,还问了卫善一声:“当真?”

待知道是真,漱洗干净,换上干净袍子,倒出窖藏好酒,卫善鼻子一动,林先生不吃酒,那这三不五时往龙王山送的酒就都是给叶凝的。

有些事,小辈们心里明白也不说破,譬如卫修,拿他爹也没当爹看待,对他还是正元帝更像是父亲,姑姑像他的母亲。

跟着卫善往龙王山跑了几回,回回都得看一看叶凝,便是心里知道他爹待叶凝很不寻常,云头绸缎胭脂花粉,送过云一半儿的东西都是为了讨叶凝欢心的。

可这两人十几年来一室同居,叶凝虽还是姑娘打扮,两人并未成亲,可也朝夕相对,再看两人平日言谈,卫善心里叹息,小叔年轻的时候没能争过林先生,如今林先生眇目跛脚,更争不过了。

卫敬尧还当自己这点心思无人知道,却不知全被几个小辈看在眼中,只无人戳破他,卫善还替他挑了一件青竹布的袍子,一枝竹结簪子,把头发束起来,些许有些文士模样。

卫平一看便对妹妹摇头,卫善心里明白,这是让小叔心里好受些,叶姨看见了同看不见也没什么差别,心里也未必不知卫敬尧待她有些不同,可既有了林先生,那便如同定下契约,再有别人也不能更改了。

卫善把这些话写了信寄给秦昭,假托是她在业州见着的异事,秦昭一拆开便笑起来,手指尖摩挲着卫善的字迹,若是哥哥该当告诉她从心所愿,可若是丈夫便该告诉她磐石无转,心里一时不知该说些什么给她,又看见她送回来的几坛小菜。

知道她跟叶凝学起做下酒小菜,却没想到她会送来这些糟蟹醉蟹和油浸泥鳅,上回送云的蜜罐子每一个都是他亲自画的画样,着瓷匠窑工做成罐子,每样只有一件,以十二月花卉为题。

既然不当哥哥了,便该送些不一样的东西,谁知道她还回来的礼会是这个,还特意用桃花雪洞罐头装着,打开来一股酒香扑鼻子。

跟着便把早就预备好的衣料子给她送去,已是深秋,将近冬日里,除了呢子的还有银鼠狐皮,夏日里送去的银红缠枝莲花纹亮地纱她裁了一条裙子,又说自己高了些,鞋子都窄了,叫她寄了尺寸来,让南边的工匠替她打首饰做鞋子,堪堪寄去就已经嫌紧了,也不知道小丫头这四个月里长得多高了。

除了几坛子小菜,还有一本棋谱,墨色尤新,倒像是新画出来的,墨点儿涂得也不甚精细,一看就是善儿的手笔,她自小不惯做这些,先还每个点儿都涂黑了,一眼就能看清黑白子,翻过几页便马虎起来,黑子画得不圆,也没有全部涂黑。

秦昭却笑起来,这一本棋谱怕是从林文镜那里抄来的,叫作《清乐谱》,一共二十局,已经甚厚,她连花样子都不肯描,小时候交绣件的功课都眼泪汪汪的,这会儿倒肯坐下替他画谱,看样子还是自己穿针用棉线把书钉起来的。

这么看来细心还不足,手上力道倒足了,一个一个孔拿针穿过,齐齐整整,封底封面都是蓝纸,写着“清乐谱”三个字。

秦昭把那本《清乐谱》就放在长桌上,手指压着书脊背,先给王七回信,让他把找到杨云越侄子的事儿告诉卫善。

人是找到了,当年他只有七八岁大,先回乡间还算能过活,后来战乱四起便逃难乞讨,受了诸多苦楚,人竟活了下来,还记得当年叔叔是怎么逼死了寡母的。

亲娘在杨家大门的门梁上上吊自尽,他抬头只能看见母亲的脚一荡一荡,家里仆妇捂着他的眼睛不让他看,又哭说丧尽天良,总有天收了恶人去。

如今也过得潦倒,家乡是不敢回了,也浑不知道自己的叔叔已经封了侯,在乡野间专替人办白事唱丧歌,有白事席的时候就吃席,没有便是去坟头间偷别人家供奉的祭酒祭食吃,吃得醉了便说一说当年蒙的冤屈。

王七走访多时,茫茫人海里把他捞了出来,他就是乡间一个醉汉,因着还会写几个字,也替人写写信,这字还是父母双全的时候私塾先生教的,一吃酒便要把原来富过的话说上一回,每每咬牙切齿,想到仇人不知在哪里享福就又跌足痛哭。

秦昭隐隐知道卫家总有一日是要对杨家开刀的,手里握着把柄越多越好,杨家侄子寻着了,要是能再把杨云翘的出身摸顺着线摸出来就更好。

两边消息还未通,正元帝派的传旨官便已经到了业州,拉着那两千贯铜钱,两百匹绢帛,浩浩荡荡到了龙王山,手里捧着御诏,叩开林文镜竹屋小院的门。

作者有话要说:  【秦昭:善儿给的那都是好东西。】

我话太多了

我要当个沉默的小仙女

哼唧。

☆、第104章 立祠

传旨太监员也未想到林文镜住的这么偏, 皇帝千里迢迢要赏赐他,只看赏下的东西就知是极受看重的,到了业州便敲锣打鼓, 身后拉着一车车的东西, 一路从城里到招摇到了城外。

传旨太监好歹还是坐在马上的,到了地方却得爬山, 小道又窄又陡, 他手里捧着御诏走在前头, 身后跟着大队民夫兵丁, 一人一边抬着箱子抬上石阶,虽则天气凉爽, 走了一路也依旧口干舌燥, 那传旨太监员清清喉咙先叩开了竹屋柴门。

传旨且得有些闲话,天底下头一样会拿腔作势的不是戏台上的戏子, 而是深宫里的太监, 可传旨太监一看这林文镜身居陋室还让皇帝牵挂, 赏下这许多东西来, 便立在门外客客气气唤他的名字, 请他出来领旨。

等得许久也没动静, 这才提高了声音,屋前屋后统共这么巴掌大点的地方,莫不是不在家,还想就地坐下干脆等人回来,竹门“吱呀”一声打开了, 先出来半张竹椅。

林文镜依旧坐在那张竹制滚椅上,叶凝把他推了出来,传旨太监一怔,一个女人一个跛子,圣谕上却没说他是个残废,传旨太监员迟疑一声:“你就是林文镜?”隔得许久才听见一管火烧过的暗哑嗓音,答他一句是。

先还想说速速跪下接旨,一看这人断了腿,可就是断了腿,也得伏下接旨,跟着就又知道这是个瞎子,全凭耳朵来听。

叶凝扶起林文镜,他虽然清瘦,到底是男人,叶凝一个人竟能勉力扶住,传旨太监员一个眼色,跟在身后的人出来帮手,一边一个扶着他,两条腿无知无觉弯曲不得,整个人伏在地上。

叶凝紧紧咬牙忍耐,一句话也不说,两个人听了圣旨,依旧还扶他坐到椅上,接过御诏,捧在手里,叶凝将将站定,林文镜喉咙里传出嘶哑声:“请御使稍等。”要写一封信交给正元帝以谢其恩。

千里迢迢来都来了,也不在乎这一时三刻,他一个废人还能写些什么,不过就是满口歌功颂德的话,可传旨太监员心知皇帝对这人倒很看重,未来之前也当他是隐世高人,说不得皇帝赏赐之后就要封官,便是袁相,也没得过这样多的赏赐。

待看见出来一个断腿盲眼的,还不信他就是林文镜,把他从上到下看了又看,确是个瞎子跛子,自己这马屁是拍不上了,便露出娇矜之意来。

叶凝取了竹叶泡茶,请他在院中石凳稍坐,自己进去磨墨写信,屋里寂无人声,二十来只箱子这院子里连放都放不下,这两人住在深山,日子清贫,乍然间得了这么一大笔的财富,也不知有没有福消受。

两千贯钱两百匹绢,一路吹打过来也不知惹了多少人的眼,这一个瞎子一个女子,又住在山间,守着这些只怕明天就被人害了性命。

传旨太监员掀着袍袖给自己扇风,竹林里坐得久了,果然凉爽,倒去了些浮躁意,吃了两三杯淡茶,看看这家里确是穷得很,想着回去要怎么禀报。

隔得许久,才取出一封信来,叶凝交托上去:“请御使代为传达,多赖赏赐,心中感念。”说着打开箱子,从里头取出五十贯钱来,奉给传旨太监员。

跑了这么一趟,路上如此奔波,只得五十贯钱,传旨太监把手一挥,自有人接住,这些东西暂时放在院中,告辞下山去。

卫善来时,就见院子里头堆满了箱子,一只叠着一只,她一看便知是内库赏下来的东西,姑姑虽写了信来说有诸多赏赐,可没想到会有这么多,掀开箱子上的锁扣,里边绢帛光华灿烂,叶凝看见她便笑:“还得寻几个人拖下山去,换成钱来。”

正元帝赐下这些,本就是给他当钱用的,可已经有二千贯钱了,还特意去换作甚,九月里皮子才卖得出价,绢帛价贱,这时候换钱也太亏本了。

“叶姨要换就等明春丝物还未织出来的时候换,那会儿价钱最贵。”卫善挠挠脸儿,也不知她要干什么,林先生也不会想要拿这些钱在乡间当个田舍翁的。

叶凝手上切着鱼肉,笑了一声:“果然是当家了,还知道初春丝贵。”笑完问她,“你日日从城中来,可去书场听过书?”

卫善还没往书场去过,卫敬尧把卫家业州一大片土地全给了卫善,从此就算是公主的田庄,正元帝还没给的,小叔叔全给她补上。

就在秋收之后,卫善派卫管事到田庄中去,一把火烧了卫管事辛苦换算的田地租子,报的就是虚数,统共五万多两银子,折成谷子,得有几万担粮食。

永安公主免去佃户十三年的田租,而田庄里这些佃户,便都是公主的佃户了,还有富人带田来投,肯当公主家奴,只为求一个出身。

烧田租债券那一天卫善换了衣裳立在人群里看,卫管事命人敲了锣在田庄里来回奔上一圈,把人都叫到晒谷场来,当着所有佃户的面,宣扬了公主恩德,跟着一把火把这十三年的陈年旧债全都烧尽了。

卫管事挨家挨户的算帐,田庄上人都知道,这个老先生也不是不好说话,可十三年的田租也确是要交,到哪儿都没有白种了田地白吃了粮食,却分文不交的道理。

何况一十三年时移世易,还有积蓄成富户的人家,原来的旧债也是到了该还的时候,卫管事人虽和气,身后却跟着兵丁,一看这两个当兵的,那是怎么也不敢硬顶。

有几家困难的便饶去三五担,若有那挑事的刺头,领着人找着锄头就要来“讲道理”,卫管事便笑一笑:“公主来时,护驾的便有千人,要我说,你们倒不如去城中哀求,公主心善,这一片田地又是她的,十月里是卫王诞辰,你们多去卫王祠里献些香花鲜果,公主知道了,许就免去这一片田租了。”

这些人也是无法可想了,果然陆陆续续往卫王坟去,这坟里埋得许多人,建了一个大坟包,说里面就埋着卫王和他的将士,多是业州人,每岁清明飘钱中元供饭下元点灯,四时都不曾少。

卫家回来了,就在卫王坟前盖庙立碑,这事儿城中人人尽知,山后还要立卫王夫人墓,建得楼阁宝塔,农闲时还有人去赚一天百文的工钱。

卫王祠还未修成便香火鼎盛,市井商户小贩看见,都在寺前摆摊,这是民间庙宇,有卫敬尧在,官府也不能过问,何况建成之时落葬,永安公主还要亲自致祭。

拜得人多了,便有传言说永安公主感念民人不忘其父,想降惠于民,免去田租,传言越来越多越来越盛,这些佃户早就等着,心里惴惴,心中不信这几万担的粮石还能一笔勾销?

不意真有此事,个个欣喜,家家拿了锅勺出来敲击,比十月里的秋收节还更欢欣,本来当今年收的粮食总有一大半儿要交出去,分明是丰年只怕连肉都难吃上一口,没料着不仅免去了前十三年的,连今岁要交的粮食也能稍减两成。

这一笔结结实实记在卫善身上,她站在人群里,看这些人先惊后喜,有喜极相拥的母亲女儿,也有老泪纵横的年老翁妪,家里的劳力汉子身上背的重担一下子轻了许多。

原来那些个挑唆乡人闹事的庄头,都被卫管事提了出来,他既是公主的管事,身后自然跟得有兵,永安公主可是例同亲王的,往后建公主府,该有二千兵丁把守。

那几个庄头不过暗地里游说,也不敢办出什么事来,原来就有乡民念念不忘卫王恩德,此时大喜之下念了永安公主又念卫王一两个跪下冲着城中磕头,跟着就拜下一大片。

卫善退后几步,退到晒谷场边上那棵大槐树下,看着那个佃户非得把卫管事留下来,原来看他好像看仇人,此时看他便是救命的仙人,又要杀猪又要宰鸡,请他留下来过秋收节。

从此没建成的卫王祠前更是香火不断,还有农人进谢卫王,传得越来越神,有说是永安公主夜梦父母,说在地下受了香火,已成地仙,要降福祉于民。

免去的田租数额也越吹越大,本来那五万两便是往少了算的,合一合业州的粮价,哪里止这点银子,从五万两吹到十万两,越吹越多,却无人戳破,反而交口称赞,来投的佃农富户更多,短短一月,田地就多了将近千亩。

卫善闹出来的动静不小,林先生自然知道,前一半事是卫善自己办下的,连卫平也没想到小妹能办下这样的事来。

后头一半也有林先生的手笔,他从叶凝口中听见此事,良久都不则声,隔得会儿才轻笑起来:“泉下若真有知,该当高兴了罢。”跟着便提议要在卫王坟前立英烈碑,两边偏殿要立参将像,把心里日夜记挂的那些兄弟姓名都刻在墙上,供人瞻拜。

这些功德记在女孩儿身上,秦正业再是个心胸狭窄的小人,也无话可说,民间人望无有功绩再不易得,两事合为一事,隔得十三年又把卫敬禹当年事绩捧到人眼前,说书场里便有人写了传颂《卫王传》。

秦昭接到王七信时,才刚给卫善挑完了胭脂,想到她年纪渐长,花粉珠钗都能用起来,又让人去寻好珠,不拘什么挑好的送上来,大的要如龙眼,小的要似黄豆,给她缀裙角也好,缀在鞋子上也好。

手里握着鎏金牡丹纹胭脂盒子,这里头的红就似她上回契约上按手印的红,想来是喜欢这个颜色的,一拆书信,顿得一顿。

王七写得明明白白,这事是从遇见林先生之前就已经在布局的,以他所知必不是小舅的主意,不料善儿还能有这样的谋划,手指头在牡丹纹样上轻抚一回,把这胭脂盒子放到箱中,派人去寻弓箭箭囊来,把香云皮揉成红色,上头描金画一幅秋猎图送给卫善。

作者有话要说:  【吓掉了二哥手里的胭脂】

粽子节快乐

前一百发小红包

我最喜欢咸蛋黄大肉粽

出门过节不一定能有加更哈~

谢谢地雷票小天使,爱你们谢谢~

☆、第105章 双生

正元帝是个好武的皇帝, 年轻的时候就爱上山打猎下河摸鱼,没有一样不精通的,凭着这个手艺, 和寡母两个也常能吃上肉, 猎来的毛皮便换酒吃。

后来年纪渐长势力渐大,打猎摸鱼便不为着饱肚了, 林文镜的信千里迢迢送回来的时候, 正元帝正领着一从武将围猎。

草场上设下大帐, 正元帝居黄帐之中, 余下小帐星罗密布,今日围猎, 秦显大显身手, 头一箭正元帝射中了鹿眼,第二箭是秦显射中了鹿心。

这一片草场原是大夏建国时开国皇帝圈下的, 年年都要秋围, 只到后来一个个皇帝都只重文不重武, 连围猎都不再去, 这片草场上养的军马还有被盗卖的, 周围田地更是被贪官侵占成了私田。

正元帝半场便收获颇丰, 早有人骑着马出去把猎物往他的围猎圈中扑赶,黄羊獐子麋鹿猞猁满载而归,挑好的皮子先送回宫去,让皇后分发。

卫敬容身子沉重不便跟来,派了乔昭仪和符美人两个伴驾, 随驾的宫嫔都住在小帐之中,以乔昭仪为尊,可她并不会骑马,符美人倒是会,她今儿也猎着两只兔子,是宫奴用网兜给套住了,倒也不算空手而回。

要撸小说网 www.YaoLuxs.com

几家封了侯爵将军的人家都随驾在侧,世家子弟也有从小就习六艺的,箭术不比这些武将们,却也都有所收获,人人马背边总是有牵着些大小猎物,大营中间架起果木架,当场剥鹿皮放鹿血,烤肉做菜分送到各个营帐之中。

里头猎到猎物最多的是秦显,他挑了几块皮子,有送给卫敬容的,也有送给碧微的,身边的小太监一看皮毛艳丽的便知是送给姜家姑娘,捧着皮子急忙忙去。

姜碧微也跟了来,男男女女分属营帐,姑娘家里是得东西最多的却不是箭术最好的魏人秀,她看什么都不忍下手,一见灰毛兔子就想射中耳朵回去好养起来,最后才猎了一头獐子。

她跟碧微一个营帐,自卫善走后,两人在宫宴上见过几次,倒也熟识起来,若有宫宴便坐在一处,这回围猎杨家女儿也一样跟着,魏人秀同她们说不来,而姜碧微对杨家也有所忌惮,干脆二人同住。

碧微只会骑马,不会打猎,也穿了一身骑装跟在魏人秀身后跑马,秦显上半场远远近近的跟着,倒没猎到多少东西,只随手两箭,箭箭都有收获。

他这么跟法,哪个人瞧不见,有几家女儿当面不说,背后咬唇笑话,到下午半场,她便红了面颊,自己拉着绳子反身奔向秦显:“你自去罢。”

秦显笑起来:“打这个没意思,年年都猎。”可却是头一回看她穿骑装,月华广袖穿在她身上已是风致楚楚,不意换了骑装别还有一番意态,纤腰削背,坐在马上那一回眸,还要什么獐子黄羊。

碧微咬一咬唇,当着这许多人,面上晕红一片,颈项低垂,伸手轻轻拍着白马,抚了两下道:“可我……想要一双鹿皮靴子。”

秦显朗声一笑:“这有何难。”手上缰绳还未扯紧,左腿轻踢马腹,大黑马转了一个弯,急奔出去,碧微看他跑远了,这才松一口气。

秦显是太子,身边有随侍,有拉网的有助力的,他身边跟着十好几个人,不远不近的跟在她马背后面,都觉得四面八方全是窥探的目光。

太子倾心长宁公主的事,早已经是人尽皆知的事了,中秋大宴卫敬容便让她坐在身侧,人人都是盛妆,只有她因要守孝,并不穿金红色,可依旧极美,桌前物品不沾半点荤腥,连筷子都是竹制的。人人都在看她,都知道她必为太子妃嫔,可纵拿挑剔眼光看她,也依旧挑不出差错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