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节(1 / 1)
“就算是这样也未必需要你冒着危险上战场吧?提醒他们一下就好了啊。”战场那是随便能去的吗?
郑玘只反问了一句:“你确定他们不会参我动摇军心?”
李显……默默的闭嘴了,的确在大军出征之前非要说这场仗会败……这不是找死呢吗?
李显默默的叹了口气,他犹豫了一下才问道:“那我要怎么做?”
“再等等吧。”郑玘心里已经有计较了,他从来没有怀疑过自己的军事才能,只不过上战场不能纸上谈兵,他需要切身实际的去考察,他对自己的优点一直都很清楚那就是大局观,他能统领全局,却并不代表他的临阵反应也好。
所以……恩,郑玘现在需要去下个小副本涨涨经验值,刷刷等级,只是要怎么才能让他进入副本团这才是最重要的。这件事儿说不准……还要在武后身上下手,郑玘知道武后一直想要让自己人掌握一点军权,只是李治一直压制着,她手下也没有能够拿得出手的。
只是就算投靠武后,郑玘也要在李治那里留下一个不结党营私的印象,要不然就算他再有能力,一思考到可能会影响朝局,大概李治也不会让他转武职。
在李治和武后,乃至太子和沛王之间找平衡,这个度略难,哪怕是郑玘也要慢慢铺垫才行,好在之前他就已经在做了,现在他需要一个推手,这个推手除了李显别人他也没办法相信,而李显作为推手也不能太明显,出于对学生的不信任,郑玘觉得他需要再仔细计划一下才行。
郑玘说完就走了,他的工作还有很多,而今天的重点其实是他想要知道李显的伤势怎么样,顺便探听一下太子的伤势,至于别的就是随口一提,让李显心里有数,别的……什么都没说。
李显问了半天也没问出半点有用的,除了知道未来大唐会吃一场败仗甚至导致国土沦陷之外,别的什么都没问出来!郑玘只是拍了拍他的狗头让他好好养伤,别的不要想太多——言语中透露出来的信息大概就是以你的智商想也想不明白。
郑玘走了之后李显气鼓鼓的跑到了书房看了一下自己那份经过一段时间,完善的已经差不多的练兵计划。
只是……上次那份尚不完善的计划书交上去之后,李治虽然有些心动,可是后来又没有下文了,这让李显有些忐忑不安……他或许能用这个给郑玘争取一个机会?
可是……李治那里怎么想的啊?
李治还能怎么想?李显虽然留了一手,但是那份总纲就已经能够管中窥豹了,够新颖,却还不够完善,军队的改革跟变法一样那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如果没有一个长期的计划,只凭着一时脑热——别人脑热就算了,国家领导人脑热,那这国家也就完了好嘛。
李治就是十分谨慎而已,李唐皇室之所以能够得到天下靠的不就是手里有兵?李家要不是在天下大乱的时候就有兵的话,别说争霸天下了,就算是自保估计都难——看看多少没有自保能力的中小世家已经灰飞烟灭了?
从李治登基以来,他本人或许不像是李世民那样能征善战,但是在他的领导下大唐的版图几经扩张,到了现在几乎是整个唐朝占领土地最多的时候。
这样一个人,不是随随便便什么计划书就能让他头脑发热的,想要换取什么,就要拿出足够打动他的筹码才可以。
李显对军事……说实话,他在军事方面估计也不比他的弟弟李轮好多少,可是李轮还小,他却已经能够入朝了。
他所能倚持也就是后世那些和现在截然不同的观念以及方法,只是那些方法他知道兔朝用的不错,可是为什么不错,在大唐能不能到达那个程度,他也不知道,他做不到甄别适合本土的有用条目。
只能想到什么写什么,这样写下来的计划书……李治能够看到好处同样也能看到缺点,甚至很多东西他都觉得李显太过异想天开。
别的不说,职业军队听起来很不错,李治也知道术业有专攻,无论做什么都一样,但是……不能这么干啊。
唐朝军队实行的是府兵制,兵农合一,这不是国家不想弄专职军人而是没那个条件,本身人就少,都去当兵了谁来种地?再加上每年都会有干旱洪涝灾害,已经很影响粮食产量了,再让那么多人专门训练不去耕种,国家财政肯定撑不住啊。
所以后世的征兵制只有在国力强盛,人口发达的时期才能用,现在的大唐……没那个条件。
李显现在虽然接触朝政,但是到底跟十几年都浸染在这个环境之中的人不一样,很多东西……他看不到。
不过最近边境动荡加剧,军队更是频繁出征,很多东西的确是需要推广,只不过李治还是想要仔细问问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在这种情况下,李显又被召进了紫宸殿,而这一次他们父子俩的脑电波终于是接对了一次,李显也拿了那份比较完善的章程。
李显将那份章程呈上去之后李治揶揄了一句:“舍得拿出来了?”
李显一听就知道李治并没有生气他藏着掖着的行为,于是腼腆说道:“其实上次那个……我还没写完呢,就只弄了个总纲上来,这一次添了些别的东西,阿爹看看能用就用。”
李治简单的翻了一下,发现的确比起上次添加了很多东西,比如说后勤,比如说医疗,只是虽然李显已经尽可能的将那些专有名词本土化了,可是很多东西……他知道什么意思但是解释不出来啊,就只能还用原来的那个词语。
李治看的云里雾里的干脆问道:“你这都是……怎么想出来的?”
太匪夷所思了啊,军队有军医是没错,但是给军队设立专门的医疗机构?这有点难啊,这年头真正的大夫太少了,很多平民百姓很少看病,一是看不起,二是还比较迷信,他们有的时候宁可用咒师来治病,三就是……医生少,宫里的尚药局不仅仅是给皇室看病用的,它还负担着培养大夫的作用,但是哪怕是这样……也……
在这个文盲率很高的年代,大夫可就真的是稀有职业啊。
李显微微垂眸说道:“不是我想的,儿子对兵事并不是十分精通,很多东西还是当初郑少常伯教导儿子的。儿子经过他的启发,才想到了这些。”
李治恍然看了一下手上的东西问道:“这些……是郑玘的意见?”
李显立刻摇头:“不是,很多都是儿子自己想的,郑清澄当初只是简单的提点了一下儿子。”
简单的提点,就能提点出这么一份计划书?作为只是学了点皮毛的李显都能想出这么多,那么郑玘是不是会的更多一点?在这个频繁动荡的年代,郑玘这样文武全才的太少了,让李治不由得不重视。
李治虽然表面上没有表现出什么,但是李显知道他肯定是记住了。是的,他要做的不是直接推荐郑玘,而是让李治对郑玘有个印象,知道他有本事就可以了。
至于其他的,只要有这么一个机会,郑玘就一定能抓住。
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李显默默给自己点了个赞。
只不过这个赞还没点完,他就发现这功与名他是藏不了了。
李治把他和郑玘又一起喊到了紫宸殿。
李显:(⊙o⊙)?
等到了那里他才发现,李治是要让他解释上面那些……他都看不懂的词语的!
李显到了那里的时候,李治已经跟郑玘说了一会话了,他过去的时候郑玘抬头看了他一眼,虽然那眼神看上去似乎没什么含义,但是李显还是觉得浑身冷飕飕的——总觉得……又要被收拾了呢。
李显坐下之后就开始准备给两个人讲课,哦不不,是解答,在来的路上他就打了一遍腹稿了,结果等到了那里之后,他发现……自己过去就是个听讲的,李治和郑玘联手给他上了一课。
这节课的名字就叫结合实际。
李显那些章程的确是好的,但是有很多东西不适用,他们把李显喊过来为的就是要问他——你到底是怎么想到这一点的?这一点有什么用意?
剩下的时间就是李治和郑玘一问一答,李显在旁边刚开始还听着,只是听着听着发现自己听不太懂之后关注点就跑歪了,他发现他家阿爹跟郑玘的对话更像是在……考试啊。
考官——李治,提个问题,考生郑玘就答个问题,李显看了一眼李治的表情,没有从中发现李治到底是不是满意,看看郑玘也没发现他紧张,只是如果从郑玘的回答上来看,这位心里应该是有数的。
李治大概是问的差不多了,这个时候李治忽然又把兵部尚书以及……十二卫大将军都给喊了来!
李显当时腿就有点软,唐初是实行的府兵制,中央并没有一个真正的军权机构,很多将军头衔之类的都是勋职,真正有实权的其实是十六卫,而十六卫之中,除了羽林军、虎贲卫、千牛卫以及豹韬卫之外,剩下十二卫则遥领全国五百多折冲府,而这些折冲府就是各地的府军。
也就是说李治一下子将所有外军最高指挥官给喊了来,在这一堆大将军中间,他和郑玘显得要多文弱有多文弱,哦不,郑玘虽然人看上去温雅了一些,但是气场还是很强的,真正弱的也只有他了。
十六卫本来各设上将军一人的,不过这个职位基本上不会设置,所以现在领导十六卫的都是大将军。
能当上大将军的必然不是草包,看着这些人,李显默默的缩到一边——之前他一直着急大唐没有出色的军事将领,如今看起来真是图样图森破啊。
李治将这些人都喊来肯定是要改革军制的,哪怕现在大唐的军制看上去还不错,但是并不是所有制度都一成不变的,就跟他老人家没事儿闲的就改官名一样,哪个皇帝都想在文治武功上有所建树。
其实这并不稀奇,只不过李显和郑玘在这里……就很稀奇了,很快大家就知道李治是想要栽培这两个人的,大将军们对郑玘的接受度很高,都说了这年头文臣和武将还不是死对头,很多世家子都会在千牛卫啊虎贲卫这边溜达一圈的。
但是皇子……这不行吧?皇子领兵是大忌啊圣人,您要是喜欢儿子就让他在京城四卫里面随便领个闲职好啦,就跟沛王一样,沛王身上不久还挂着一个左威卫大将军的职衔呢吗?
按照道理来说左威卫大将军也算是十二卫外军领军之一,可是这一次李贤没来,这正常,李显来了就不正常了。然后大家就知道了,周王殿下写了份改革兵制的章程。
一瞬间所有人看着李显的目光都不对了,他们想的是……周王殿下在文臣那里称霸完了,这是要来武将之中刷存在感吗?
都说武人粗鄙,实际上能够混到中枢的武人粗鄙那绝对是保护色,一个个的心眼都不少。
李治刚刚在跟郑玘谈完了,现在就轮到李显被考试了,来吧,儿子,阐述一下你的理由。
李显感觉……他好像回到了当年大学毕业答辩的时候,唯一不用担心的就是答得不好也不用害怕无法毕业。
前面说了李显很多东西是建立在一个大唐所没有的条件上的,于是就立刻有人表示:“周王殿下这……这根本就是纸上谈兵,不合适啊圣人。”
李显看了一下,恩,左卫大将军算是隐形敌人。
李治没发表意见只是看着李显问道:“周王怎么说?”
李显很淡定的看着左卫大将军:“是啊,我这就是纸上谈兵啊,我又没领过兵,当然也只能纸上谈兵了。”
左卫大将军心里默默给了自己一巴掌,闭嘴了。尼玛,再说下去,说不定为了不让他纸上谈兵真的让他来练兵呢?这不是给自己挖坑么?
旁边一群大将军也默默的看了左卫大将军一眼——跟一个能够大战御史台的皇子打嘴仗,亲,你还好吗?
李治微微一笑:“都说说吧。”
气氛重新回归热烈,不得不说如果站在公正的角度来看的话,这些章程很多地方都是不错的,只不过李显发现武将们更多喜欢互相讨论,郑玘偶尔会插一句嘴,然后慢慢的融入进去,李显……李显开始当壁花。
本来他就是为了要给郑玘铺路的,之前或许他还憧憬过带兵打仗什么的,男人嘛,骨子里大抵都有点这种热血情节,只不过越是在这个时代生活的久他就越是明白自己的定位——可以有本事,但是不能领兵,现在不是唐初了,大唐的统治已经很稳定了,不需要皇子出去冒险了。
一方面来看这大概就是对皇子的保护,另外一方面是对皇权的保护。
那他……就不要凑热闹了吧,反正讨论到后来,他也听不懂什么了。中间李治还赐了顿饭,李显跟爹娘兄弟姐妹们吃饭吃习惯了,然后第一次看到有人在饭桌上紧张的不行的样子。
原来……跟皇帝吃饭手抖不是电视上夸张啊,看看郑玘,恩,他家郑清澄依旧那么淡定——废话,前世的时候郑玘跟圣人这种生物都不是吃了一顿饭了,他还会紧张?
这一讨论就是一天,只是到最后李显觉得他们似乎并没有讨论出什么结果,本来还觉得多头政治没有效率,不过想想改革不是什么小事儿,谨慎一点总是没错的。
最后李治终于放大家回家的时候,李显只觉得身心俱疲,就这样了郑玘还不放过他,出了宫门就直接到了他的车上开始……捏他脸。
“你下次要做什么尤其是跟我有关系的能不能提前说一声?!”郑玘觉得自己再不动如山也要被李显给吓死了,突然接到口谕让他进宫,给谁谁不吓一跳啊,最主要的是郑玘最近跟本没什么动作就是做好了本职工作而已。
李显被捏这两边的脸含含糊糊的表示:“我这不是为了帮你嘛。”
郑玘松了手心很累的表示:“我真是谢谢你了。”
李显揉着脸看他不是很高兴的样子犹豫了一下才说道:“很麻烦吗?这样不好?”
郑玘轻飘飘看他一眼:“如果你肯事先跟我商量一下就更好了。”
尼玛,要不是郑玘本身就有点真才实学,估计今天真的就要被李治问住了,如果真的被问住的话,李治对他的印象分绝对狂减不解释!
李显揉着脸慢了好几拍才想起来:哎呦卧槽,我就说哪里不对啊,我忘记跟郑清澄商量了!
“那什么……你不是回答的很好吗?而且,我也没说那份章程是你写的,我就是说……你提点过我两次,然后我就自己写了一份啊。”幸好当初没有为了让郑玘快点上位就把这份功劳给他,要不然……真的要了亲命了。
郑玘当然知道了,要不然就不只是掐脸这么简单啦。
李显回到王府的时候脸已经不红了,只是一进门狸奴就告诉了他了一个消息:荣国夫人身体小有不爽,问李显要怎么办。
说实话,说道荣国夫人的时候李显还迷茫了一瞬间:这谁啊,跟他有什么关系?
后来他才想起来,哎呦,这是他便宜外祖母啊!
对荣国夫人杨氏,李显没什么特别好印象,毕竟武敏之和杨氏那点不得不说的故事是上流社会很多人心里都清楚的,虽然会有人说武敏之无耻,但是结合一下杨氏的年纪……杨氏今年都九十一岁了,而武敏之今年……不过二十七岁。
就算十几岁就跟杨氏有那么不清不楚的关系,那个时候杨氏也有七十多了,非要说武敏之对杨氏怎么怎么样,那武敏之该有多重口啊!
李显让狸奴去准备一点礼物,回头送到周国公府就好了,至于探望……回头再说吧!
第二天上朝的时候,李显就知道郑玘身上又多了一个兼职——左卫长史。
这项任命让朝堂变的不那么太平,大家都在想这又是怎么个节奏,而李显……李显觉得郑玘这个官职有点低啊,才从六品。
不然呢?郑玘以前并没有表现出过人的军事天赋,或者说也没地方让他表现,昨天虽然让很多武将觉得他是可塑之才,但也不能上来就让他当个大将军什么的吧?
十六卫各设长史,长史的官职不高,但是管的东西不少,官阶不高不失为一个好的晋身台阶,郑玘自己对于这个倒是很满意的。
下朝之后,李显还没来得及去找郑玘询问一下他的意见,就被武后派人喊去了。李显当时就知道昨天十二位将军进宫奏对,武后肯定是知道动静了,只不过她没有出现在现场,李治那里也不是她随便能够探听到消息的,想要知道出什么事儿就只能找李显了。
李显过去也不等武后问,就跟小学生报告学习生活一样把昨天的事情报告了个差不多,最后还说道:“阿娘,从六品是不是低了点啊。”
武后别的没问就问了一句:“这事儿是不是你自己做主跟圣人说的?”
咦?这都知道了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