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节(1 / 1)

加入书签

“几日不见,旭儿学会扶着人站着了!”司马十七郎敏锐地注意到了,“隔几天见一次面,每次都不一样啊!”

“正是呢,这么大的孩子一天一个样。”卢八娘吃好后让人收下饭菜,“把帐本拿来。”

打开帐本后,卢八娘详细向司马十七郎说了情况,“陶家和尚家送的粮食你是知道了的,还有新买来的两千石,我是把手中的金锭和银锭及差不多的东西拿出去用了,不过到明年打下粮食来,现在还是有两三万石的缺口。”

“淮北这边每到秋收就有胡人来抢粮,就是陶家尚家的粮都不甚足,但淮南这几年风调雨顺,应该还有余粮,特别是楚州,薛家表叔治下一直没经历过战乱,坞堡内藏了不少的粮食,不如我把首饰都拿出来到楚州换粮,应该能换到两三万石,若再不够,你向表叔借一些,就能支撑到明年粮熟的时候。”

从楚州买粮是来的路上就定下的,司马十七郎原也赞成,只是把卢八娘的首饰拿出去,他心里着实肉疼,因为他将生母留给媳妇的首饰卖掉了,出于补偿的心里,他有了实力后很喜欢为卢八娘添置首饰,还曾经亲自画了图样定做呢。

司马十七郎还知道卢八娘的怪癖,不喜欢别人用她的东西,原来连喝水的玉杯被孟白用一次都不肯要了,现在这些首饰卖给别人戴,她心里肯定不自在。

其实卢八娘并没有这么想,她的很多怪癖都不知不觉地好了。旭儿穿小的衣服被别人要了去沾沾福气,她一点也没觉得不对,前些天在路上见了几个穿着单薄的妇人,她还让宁姑姑和桃花把她的几件厚衣服送出去了。

“再等等吧,算起来丁桂就快到了,他带的盐总能换些粮食吧。”司马十七郎这样说,也这样盼着,但愿丁桂能顺利地到达淮北,而且还能多带些物资来,否则除了卢八娘的首饰,他们就没有任何可用的东西了,其实卢八娘前些天把首饰押到盐商那里时,就是迫不得已了。

“别等了,他带来的盐怎么用我早已经有打算了。”卢八娘把她已经预支的东西一一累加起来,最后又说:“等丁桂的盐一到,我们就把军饷发下去,使军心更稳。”

要是没有卢八娘这些日子在后营为他操劳着,司马十七郎不知道自己如今能怎么样,每天都算着粮够不够吃?军士有没有御寒的衣物?怎么弄些财物支撑?那么新组建的淮北军肯定会乱做一团,如果遇到了战斗还能有战力吗?司马十七郎这样想着,注意到儿子平时玩的小金铃和几样镶金嵌宝的小玩具都没了,好在他并不懂,拿着一个木头小马玩得还很开心。

司马十七郎把目光落在了摆在一张长案上的几只木箱子,“你已经准备好了?”

“是,”卢八娘点头,“这些天我让她们抽空把首饰收拾好了,去楚州时直接带走很方便的。”

卢八娘说的很对,司马十七郎当然明白,他慢慢踱到了案几前,打开箱子,一样样地把卢八娘的首饰都拿出来看一遍,说起来卢八娘并不喜欢戴首饰,平时常用的也不过他带回来的那几样而已,现在有很多东西司马十七郎从来都没见过,他一样样地瞧着,心里对自己说,将来一定会一样样地再替她置办出来!

卢八娘见司马十七郎背对着自己一声不响,知道他心里难过。司马十七郎一定觉得到了卖掉自己王妃的首饰实在太丢人了,而且他也会以为自己舍不得。

其实对于这些身外之物,卢八娘从来都是淡然处之,她要的只是安稳富贵,却并不在哪一样东西上。而且她与正常女人的爱好不同,并不喜欢这些亮闪闪的小玩意,不管多么可爱的东西,于她也不过尔尔。

为了建设他们的新家园,卢八娘完全认为卖掉这些东西是正确的。只有弄到了粮食,招募来更多的军士,他们才会更有实力,取得更大的地盘,赢得安稳富贵的生活。

卢八娘是个自私的人,她岂会白白付出这么多?没人比她更知道怎么让司马十七郎心疼自己,便把手腕在司马十七郎的眼前晃了晃,笑着说:“除了翟衣冠服外,我也私藏了一样,你看看!”

一串鲜红可爱的珊瑚珠子终于把司马十七郎弄得流下泪来,他不肯回过头来,只是低声说:“这个不值钱的,你把岳母给你的手钏留下吧。”

“我只留你给我的。”卢八娘早听出了司马十七郎的声音带着些哽咽,未免有几分悔意,他对自己实心实意,自己为什么还故意挑起他的伤感,便笑着拉他,“别看了,这些首饰的登记的册子我留了一份,等你成了真正的淮北王时再按原样都给我打两套!”

司马十七郎满脸泪痕,他并不想让卢八娘看到,于是强忍着说:“我先记住都是什么样子的,将来好给你打原样的。”顺手打开一个首饰盒子,然后他怔住了,拿起来细细地看了又看,连伤心都忘了,激动地大声问:“这镯子!这对镯子是哪里来的?”

卢八娘奇怪地看了过去,一对很一般的玛瑙镯子,从哪里来的她当然不记得,但有帐记着的,“让宁姑姑查查就能知道。”

“不必查了,这是我,我生母何侧妃留给儿媳的东西。”司马十七郎拿出那对镯子,细细地看了看,“一点也没错。”然后他就把他如何把这对镯子卖了,用卖来的钱打探消息,走了门路进了卢家的花园,然后挑中了卢八娘的事。

当初觉得窘得不能再窘的事,现在说起来却没了窘意,司马十七郎反倒觉得很幸运,“我们天生就应该是夫妻,神佛都保祐。”他拿着手镯要替卢八女娘戴上。

尴尬的是,卢八娘戴不进。

何侧妃是个纤巧的美人,而卢八娘则是丰腴的贵妇,再者卢八娘并不喜欢过于精巧的小玩意,她更适合端庄富丽的装扮,于是得体地接过这对镯子说:“也算是传家宝了,留给我们的儿媳吧。”

司马十七郎也吁了一口气,王妃并没有嫌弃生母的东西,让他心里非常安慰,但潜意识里他又不想王妃每天都戴着,似乎不大适合王妃呢,戴不进也很好。

有了这个插曲,刚刚的伤感已经没了,两人心情都极好,哄着儿子睡了后,又是二人的世界,颠鸾倒凤柔情蜜意自不必说。

巧的是第二天,丁桂的消息就到了。为了避开了朝廷的势力,他带着船队沿着海岸线一路驶来,这时节刮的是北风,借不着风力,行进速度很慢,中途在原订的地点接到卢八娘的消息,再做调整,所以走了近两个月,现在已经靠岸登陆。

卢八娘早已经派了人在指定的海岸边等人,所以丁桂到了已有人接了下来,并把喜信传过来,丁桂也将船队的事务交给了手下,先赶过来见卢八娘。

第六十章 见手镯知姻缘天定舍吴郡誓家园重建(二)

丁桂一见司马十七郎和卢八娘,便跪在了地上,流泪道:“吴郡那边几年的根基全都抛了!”

他到吴郡好几年了,真心是把那里当成长久的基业来建设,没想到一朝形势变化,只得舍弃一切,回到淮北,损失不用说是极大的。

“不抛掉也不会是我们的了。”卢八娘是第一个开始关注吴郡的,也是她努力劝说司马十七郎把吴郡请为封地的,然后还是她最先开始了对吴郡的建设,但现在最现实最放得开的还是她,“如今淮北是我们的新家园,而且这次没有人能从我们手中把它夺去!”

司马十七郎听了他们的对话,心中亦觉伤感,笑着上前扶起了丁桂说:“你能从千里之外平安抵达,已经是我和王妃的幸事了!”

丁桂收了泪,说道:“我将这几年积下来的盐都带了过来,又按王妃的吩咐多多采买粮食、绢帛,走海路避开朝廷,现在总算平安到了淮北。出发时,我们共有二十五只大船,在路上遇到大风失去了四艘,还剩下二十一艘船。”

卢八娘叹道:“我晓得你的不易,千里海上行船,竟能保得大部船只安全抵达,也只有你有这样的才具了!”

在这个时代,航海本就是极少的,而这种千里以上的行船,更是基本没有听闻过,丁桂按她的指示开了这个先河,就是现在到达了心中依然有着惶恐。

然后丁桂详细地汇报了他带来的物品,听到共有上千石的盐,数千的丝麻绢布,上万石的粮食,所有的人都兴奋起来了。谁也没想到能从千里外的吴郡运回来这么多的东西。

这些东西陆续运了回来,成堆的粮食和布匹已经让大家非常兴奋了,但堆成山一样的盐,挑战了很多人的认识,淮北军中一片欢呼。

卢八娘在这个时候满脑子里想的都是船队的事,这次远程的航运应该算是很成功,虽然有百分之十几的损失,好像是高了些,但其实如果走陆地,那么连一半东西都不可能运过来。她决定了,她要建一个真正的船队,不只用于运输,还可以在关键的时候作为一只奇兵,要知道此时船队的优势还是非常明显的。

为丁桂开的庆功宴非常地隆重,甚至还拿出来几坛酒。要知道眼下酒是非常稀少而珍贵的,因为在这里酒是要用粮食酿造,粮食不足的时候,酿酒是被禁止的。但为了欢迎丁桂,什么都值得。

丁桂的到来不只是为淮北军送来了大量的物资,更是送给淮北军以十足的信心!军营里原来还有的一点郁闷也都一扫而光。

有了这批物资,就是进入寒冬后淮北军大营军士们的日子很不错,每人能吃饱,隔五天还可以吃上一次肉,所有人都有冬衣,军饷发的也优厚,虽然训练苦一点累一点,但大家也都明白,说不上什么时候,就会与吃人的胡人遇上,现在吃些苦,将来就会有更多的活命的机会。

淮北王司马十七郎的心情好极了,他笑着对卢八娘说:“你的首饰保住了。”

卢八娘也高兴,这个时代的盐比粮食要贵得多,她还了欠帐,采购了不少物品,特别是买了不少种子犁锄等,又发下军饷,心里一直盘算着如何在淮北尽快地开始晒盐。闻言问道:“我们什么时候去楚州?”

“既然不急着去买粮,我们在年前去拜年就可以了。”司马十七郎说:“招募的军队良莠不齐,很多人根本没有经过正规的训练,趁着现在有时间,我要把淮北军练出来。”

“我虽然不懂打仗的事,但也明白练兵的重要性,你只管把心思放在练兵上,别的事情不用操心,有我呢。”

“现在的情况比我们刚到时好多了,大营里总算有个军队的样子,号令也能听得懂了。营中的事你也少管些,别太累了,旭儿也要你照顾。”

卢八娘一笑,“看来你是有时间了,正好,给京城那边的年礼准备出来了,你看看吧。”

年礼并不是一件小事,尤其是这其中还包括给皇上的贡品,司马十七郎肯定要过目的,于是他接过卢八娘准备的礼单一一看了起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